一不小心就成恐怖情人, 或許你是「焦慮依附」

在親密關係中充斥着不安與焦慮的感受,與你童年所形成的依附關係息息相關。 (圖片來源/PEXELS)

在感情裡容易沒安全感,明明很愛對方,卻總是會不小心用力過猛成爲對方眼中黏踢踢的恐怖情人,導致每一段感情最後都遺憾收場嗎?這些在親密關係中充斥着不安與焦慮的感受,與你童年所形成的依附關係息息相關。

「依附理論」最早由心理學家John Bowlby提出,他將依附種類分爲「安全依附」、「焦慮依附」及「逃避依附」3大類型,後由Hazan和Shaver 2位學者,將依附理論擴大到成人戀愛親密關係中進行研究。

其中,「焦慮依附」的人格主要形成於兒時的經歷,若主要照顧者對於孩子的照顧態度矛盾,情感反應前後不一,忽冷忽熱,無法及時或正確地給予嬰兒適當的迴應,導致嬰兒會對照顧者的行動感到疑惑迷茫,產生不安全感,長大後也會對於自己的價值感到質疑,不確定自己是否值得被愛。

此外,「焦慮依附」的人在親密關係中亦容易感到焦慮不安,特別渴望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卻又害怕被拋棄,例如另一半隻要訊息稍微回晚了一些,就開始在腦海中自行設想,對方是不是不愛自己了,焦急地想要得到對方的回覆,以確保自己還被愛;又或者經常擔心自己在關係中的表現不符合伴侶的期待,缺乏自信心,凡事往負面的方向思想,一旦戀愛就會完全遷就對方,喪失自我。

不過專家表示,依附關係也並非永遠固定不變,即使一開始沒有成功建立起安全的依附類型,仍然可以透過後天的練習來改善自己的焦慮的情況,練習方式如下:

【學習客觀地釐清問題】

「焦慮依附」的人在感情中,總習慣將所有的錯誤都歸咎於己,但每件事情是由許多因素彙集而成的,可以試着練習用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理性的溝通與分析,進而瞭解問題的成因。

【對焦慮喊停】

當焦慮來襲時,可以停下手邊的工作,藉由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像是聽音樂、冥想、運動等,透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慢慢平緩心情,再慢慢釐清自己不安全感的來源。

【練習肯定自己】

可以準備筆記本,每天記錄認爲自己做得好的小事,並反覆提醒鼓勵自己,以此幫助自己建立自信心。

【尋求諮商師的專業幫助】

諮商在當今社會中已經是相當普及的事情,不要擔心別人的異樣眼光。諮商不一定是病人的專利,若身邊沒有適合的傾訴對象,那麼尋求專業的諮商師協助,也是很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