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數字精簡”,能戒掉你的“電子屏幕依賴症”嗎?

不久前,一款只能打電話、發信息、後攝僅200萬像素的“老人機”,在開賣兩天後就顯示“無貨”,且購買者多爲年輕人。問及原因,除了追求復古風,不少人其實是期待通過用回“老人機”,節省在智能設備上“衝浪吃瓜”的時間,實現“數字精簡”。在新技術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爲何許多年輕人開始推崇“數字精簡”?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數字時代信息齒輪高速運轉,海量信息佔據我們越來越多的時間、空間。大數據、雲技術等帶來了生活的便捷,卻也難免因信息過載讓人患上各式各樣的“電子屏幕依賴症”:遇上任何事都要先查查手機,可刷完上百條推送後卻忘了最初打開手機到底是要查啥;一有空閒除了玩手機、看平板就找不到別的玩法,收藏了一大堆旅行打卡地卻鮮少在屏幕之外看上一眼;發現手機電量告急就焦慮得滿世界找充電線、充電寶,生怕因爲關機而失聯……

面對數字世界對現實生活的過分擠佔,不少人渴望擺脫對電子屏幕的過分依賴,產生了“數字精簡”的想法——除了購置功能相對簡單的“老人機”,有些人加入“遠離電子屏幕”社交小組,互相借鑑經驗教訓,利用好碎片時間;在各大社交平臺,也常常能刷到教人如何戒手機癮的相關教程。

不過,靠着五花八門的精簡教程,真能戒掉“電子屏幕依賴症”嗎?也許並不容易。買了“老人機”後發現購物支付並不方便,兜兜轉轉還得換回智能機;在網絡上孜孜以求尋找“遠離電子屏幕”攻略,往往沒尋到解法良方,還在不知不覺中又漲了不少屏幕時間。雖然“數字精簡”成效因人而異,但追求“數字精簡”的流行風尚本身,也意味着越來越多人開始重新審視媒介帶來的影響,思考如何平衡好自身生活與外在信息環境之間的關係。

信息無需太多,夠用就好;數據不必繁雜,精準才行。真正的“數字精簡”不是把智能手機一扔了事,更不必全盤拒絕新興技術帶來的革新與改變,而是要學會如何緩解信息過載帶來的焦慮,提升對有效信息的提取與應用能力。從這個角度看,要做到“數字精簡”,放下手機、拒絕沉迷電子屏幕只是第一步,其根本途徑,還是在於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

在更爲宏觀的時間座標上,“尚簡”也是每個時代流行風尚的總體趨勢。雍容繁複的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之後,是更爲質樸寫實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極其考驗剪裁與穿搭技巧的堆堆領、蓬蓬紗之後,便捷耐穿的衝鋒衣、運動服成爲了市場新寵。

到了今天,年輕人不僅在數字生活中追求精簡,更在生活諸多方面提倡返璞歸真:不早起、無接親、沒車隊、不堵門的極簡婚禮,少了過度煽情,多了自然流露;該省省、該花花,貨比三家的“反向消費”不追求昂貴品牌,更注重商品的‌實用性和‌性價比……不論是物質世界的“斷舍離”,還是精神狀態的“簡約範”,剔除外在形式的繁蕪與過載信息的冗餘,追求精簡的過程,恰恰是一個認清自己內心真實所求的過程。當我們不再渴望時時刻刻方方面面抓取“焦點”、追逐“熱門”,就自然能從信息洪流中脫離出來,將更多注意力投射到現實世界之中,從而擁有真正自由而充盈的數字生活與精神生活。

這正是:

指尖有世界,善用是關鍵。

心遠地自偏,何妨車馬喧。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衆號(作者:曹怡晴)

本期編輯:樑冠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