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錯過,未必都是遺憾

早起上班,一出小區門,看到那輛綠油油的24路公交車正要起步。我一邊招手一邊喊:“師傅——等等我——”然而,我在路這邊,公交車在路那邊,我只能眼睜睜看着它開走了。

心裡一陣懊悔、遺憾,錯過這趟車就遲到了。只差不到一分鐘啊!我捶胸頓足,剛纔爲什麼要和鄰居打招呼?爲什麼要逗弄那條小柯基?如果心無旁騖,正好趕上這趟車!

這種遺憾卻時有發生。

我們家的薩摩耶,白白胖胖,看誰都親,歪頭殺迷倒一衆“媽媽粉”。女兒叮囑我:“薩摩耶智商不高,別放它出去,要不然就回不來了。”說什麼來什麼,家裡大門壞了有一段時間了,不使勁關就鎖不上。上班時我想着下班了找人修一下,下班了又想週末找人修吧。終於那天,門沒有鎖好,狗子從門縫溜出去,沒有回來。

我和女兒心急如焚,互相埋怨,爲什麼不早點修門!爲什麼不把狗子關進籠子裡!然後誰也不搭理誰。那種心情就像此刻站在路邊懊惱的我,生氣又不知道生誰的氣。

“滴滴——”身後汽車輕輕鳴笛,我轉身,是隔壁辦公室的同事。她招呼我:“姐,上車。”路上,我跟同事說,就差那麼一個車身的距離沒趕上公交車,又說起領導讓我搜集的一個項目資料,上午必須完成任務,心裡那個急啊!同事說:“嗨,項目資料我這裡有現成的,你拷過去就行。”啊!意外的驚喜瞬間就把我的不開心驅散。慶幸,幸虧沒有趕上公交車。

如果不是坐同事的順路車,我根本不會知道她有我要的資料。蒐集這份資料至少要花我一上午時間。看來,錯過未必就是壞事。

就像我們家薩摩耶走丟後,我和女兒到處尋找。我在社區羣裡求助,女兒也發了紅包,希望大家能幫忙留意一下;我們還在小區的廣告位上貼滿了狗子照片;朋友圈、抖音賬號等社交平臺也發佈了尋狗信息;還找到居委會,查了小區監控。我還跑去寵物市場,挨個攤位打聽,有沒有收購過一條薩摩耶,並和熱心的攤主加了微信,如果我們家狗子出現在市場裡,一定要告訴我,必有重謝。

等待的時間裡。我又開始難過、後悔。幹嗎拖延修門?拖延到狗子走丟。如果早一天修好大門,狗子現在正趴在窩裡呼呼睡覺。但生活中沒有如果,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只能接受結果。

薩摩耶丟失的第三天,微信裡一條申請好友消息發來,是社區羣裡的成員。加上好友後,她發來一張圖片,說有人撿到白色薩摩耶,找尋失主。照片裡呆萌地看着鏡頭的,正是我們家狗子。我拜託她幫我聯繫撿到狗子的人,並表示重謝。

她從中周旋,狗子很快就找回來了。她們家也養了狗,因狗結緣,我們成了朋友,一起遛狗,一起當志願者,一起逛早市。在這個小城裡,曾經陌生的我們向彼此釋放着溫暖和善意。

其實每一次錯過,除了得到不一樣的結果,何嘗不是收穫了另一種風景。錯過未必就是遺憾,也許還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