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時評·烏鎮“網事”】人工智能開啓“數智生活”新未來
來源:央廣網
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已拉開帷幕。本屆峰會期間舉辦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數字經濟產業合作大會、“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均聚焦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從科技跨越發展到產業優化升級,再到生產力整體躍升,人工智能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並着力推進人工智能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以“智”助教、以“智”助學,爲個性化教學提供支撐;賦能疾病治療,提高診治效率,爲患者帶來福音;讓汽車“大腦”更善於思考,驅動汽車產業提速奔跑……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爲我們不斷帶來便捷、高效。
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也爲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了新路徑。譬如,有的城市積極打造“城市大腦”,用人工智能解決交通擁堵;有的地方積極探索智慧養老,用人工智能破解老齡化難題。此外,很多地方都在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過程中引入人工智能,以更好地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服務效率、改善用戶體驗。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就在前不久舉行的進博會上,很多“首發”“首展”“首秀”產品中都有人工智能的身影。人工智能的豐富場景,帶給我們美好想象;人工智能的多元應用,激發了人們對未來的更好期待。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企業數量已超過4500家;截至目前,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大模型的註冊用戶超過6億。預計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一個飛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時代正款款而至。我們看到,建立相配套的高效監管體系,確保人工智能技術趨利避害,已是備受關注的全球性課題。有專家指出,我們不僅要關注人工智能在產業升級、優化生活體驗方面帶來的無限潛力,更應深刻審視其帶來的倫理挑戰與監管需求,包括保護好相關數據的完整性,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應對衝擊法律與社會倫理、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爲。
推進人工智能發展,要堅持“邊發展、邊治理”,防止治理掉隊、監管缺位。在這個進程中,我們要不斷優化制度安排、加強立法設計,以及建立一套跨越國界、種族、文化的統一的全球人工智能監管機制。在剛剛公佈的2024年“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中,“科技引領,聯通全球: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在反詐治理中的新實踐”等案例入選,相信這些精品案例將爲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思路與智慧。
“數”出新動能,“智”來新氣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引導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人工智能正在開啓“數智生活”新未來,這是時代的機遇、科技的“饋贈”。我們要積極利用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引導新技術應用,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讓人工智能創造更豐富的價值應用,更有力地塑造人們的美好生活。(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