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爲本 智能向善——在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洞見“數字未來”
新華社杭州11月22日電 題:以人爲本 智能向善——在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洞見“數字未來” 新華社記者方問禹、王思北、黃筱 江南水鄉涌動數字浪潮。11月19日至22日,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如約舉行,推動全球擁抱以人爲本、智能向善的“數字未來”。 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邁入第11個年頭。習近平主席向峰會開幕視頻致賀,爲深化互聯網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遵循。 當前全球網絡空間的發展機遇與風險挑戰並存,中國努力推動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數字創新成果涌現
AI輔助駕駛、AI畫面生成、AI算法模型……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各個展區,人工智能元素隨處可見。 萬事利“AIGC實驗室”展區內,琳琅滿目的精美絲巾、絲綢印花和一塊充滿科技感的電子屏幕吸引着觀衆。 “這款絲巾,就是由AIGC系統自主設計完成的。”現場工作人員手裡拿着一款以星空爲背景的絲巾告訴記者,“萬事利首創推出的AIGC設計大模型和活性免水洗印染一體機,其中AIGC設計大模型擁有超過50萬花型數據庫、300多種圖像算法,讓每個人都能成爲絲巾設計師,真正實現個性化與定製化的完美結合。” 數據智能服務商每日互動基於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開發“數智綠波”產品,目前已在國內10多個城市落地,讓道路平均提速20%以上;小米集團在研發汽車大壓鑄材料時,用人工智能從1016萬種配方中篩選出最佳的兩種,極大提高了研發效率…… 透過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不難看出,人工智能正在引領數字創新,加速人類生產生活變革。 “據估計,未來5年將有超1.5億人的生活通過移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得到進一步改善。”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首席執行官洪曜莊說。 11月19日,涵蓋類腦計算、具身智能、大數據等前沿領域的20個具有國際代表性的項目獲得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科技獎,愛立信的5G可編程網絡位列其中。 “面向未來,可以預見人工智能將更有力地推動醫療、媒體等各行各業發展,並創造更多新的應用場景。”愛立信全球前沿技術高級總監克里斯托弗·普萊斯說。
全球關切“智能向善”
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不僅有耀眼的科技炫彩之光,還處處透着人文關懷的科技溫暖之光。 一款融合了傳感、控制、信息耦合、移動計算等技術的外骨骼機器人,成爲博覽會上的熱門打卡點。這款外骨骼機器人裝備能給腰部、腿部等核心部位助力,讓體驗者輕鬆提起50斤的水袋。 “這個外骨骼機器人主要用於重體力搬運等應用場景,也可用於老年人上樓、拎東西,減輕使用者的身體負擔。”上海傲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張華介紹,產品融合了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詮釋了智能向善的內涵。 以“擁抱以人爲本、智能向善的數字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爲主題,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致力推動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騰訊聯合多方力量發起的“婦幼健康助力項目——紅雨傘計劃”,從出生缺陷與惡性腫瘤切入,探索可在全球複製推廣的基於數字化能力的綜合防控模式,促進低衛生資源地區健康普惠式發展。 “通過數字化工具和在線培訓平臺的連接能力,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提升基層醫生的專業能力,爲試點地區留下帶不走的優秀醫生隊伍。”騰訊SSV健康普惠實驗室創新項目負責人翟家歡說。 當前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方興未艾,但也帶來一系列難以預知的風險挑戰。與會人士關切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水平,促進其“以人爲本、智能向善”。 “我們需要一定的全球決策,一起思考智能向善的方法。”劍橋大學智能未來研究中心項目主任、中英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中心聯合主任肖恩·歐·海格緹認爲,人工智能安全監管是一種跨區域實驗,如何在不同地區、政府之間建立具備可操作性的安全治理體系,將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長期課題。 “非洲互聯網之父”、加納科網董事長尼·奎諾表示,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將全人類緊密連接,數字合作是全球共享的願景。在命運與共的前提下,各方應加強合作確保智能向善,推動構建包容普惠的數字世界。 “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人工智能也在法律、安全、就業、道德倫理等方面帶來新的風險和挑戰。”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認爲,應以“良法”促“善智”,努力夯實法治基石,加強學科建設,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增進國際交流合作。 聚焦個人信息保護、數據跨境流動,中國聯通與香港城市大學利用大數據和AI技術開展反詐治理合作。 “AI技術助力詐騙電話過濾系統精準度提升了40%、誤報率降低了50%。”中國聯通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孟樹森介紹,企業依託AI數據中心,部署大型語言模型,助力對詐騙活動更好監測、存儲與分析。
攜手邁進“數字未來”
橫貫海洋、連通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海底光纜,是助推人類深化國際合作、縮減數字鴻溝、共享發展機遇的重要新型基礎設施。2020年以來,中國移動聯合8家國際運營商共同發起2Africa海纜建設項目,實現海纜環繞整個非洲大陸,並連接上中東、亞洲和歐洲的數據流量高地,惠及沿線約30億人口。 “讓數字紅利惠及全球更多民衆。”中國移動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王華說,企業將藉助先進的海纜技術和廣泛的國際合作,助力彌合全球通信基礎設施差距。 浙江大學“互聯網口述歷史”項目訪談500多名先驅者和關鍵人物,豐富全球互聯網歷史檔案;阿拉伯文化藝術網絡致力於打造阿拉伯文化藝術國際交流互鑑平臺;新加坡KaiOS團隊深耕非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推開欠發達地區人們通往互聯網世界的大門…… 11月19日,世界互聯網大會發布13項“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以此促進全球互聯網領域的經驗共享與務實合作。作爲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重要活動,該案例徵集已連續4年開展,來自全球各地的項目積極參與。 堅持以人爲本、智能向善,中國積極與世界互聯互通、與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增進全球數字領域合作,努力推動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2022年,一場火山爆發引起的海嘯,導致南太平洋島國湯加的海底電纜被切斷。從捕捉到信息的那一刻起,中國組織多家民商衛星機構,針對該國首都和周邊島嶼的基礎設施損毀、生態環境破壞情況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根據中國科學家提供的災情分析報告,一萬公里外的湯加展開了更高效的救援。”中國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常務副主任張連翀說。 面對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對天基數據平等獲取和使用的普遍期待,中國與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等協同聯動,共同打造應急救援新模式,以集體行動努力消除減災“數字鴻溝”。 成立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啓動智庫合作計劃,開設全球互聯網人才卓越計劃研修班……步入“下一個十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作爲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的國際平臺、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的中國平臺,將助力全球攜手邁進更加美好的“數字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