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暫停增持黃金

6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公佈2024年5月末外匯儲備規模數據。截至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爲32320億美元,較4月末上升312億美元,升幅爲0.98%。

外匯局官網更新的官方儲備資產顯示,2024年5月,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爲7280萬盎司,與上月持平,這意味着中國央行在此前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後,在5月暫停增持黃金儲備。

外匯局指出,2024年5月,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我國經濟內生動能持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斷鞏固,將爲外匯儲備規模繼續保持基本穩定提供支撐。

5月外儲規模上升

截至2024年5月末,我國外儲規模達32320億美元,較4月末上升312億美元,爲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升溫是影響非美元貨幣匯率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的重要因素。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向記者指出,5月份,美國經濟出現放緩跡象,製造業PMI(採購經理指數)、消費、就業等數據超預期下行,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反覆調整,多次博弈後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

在此背景下,5月美元匯率指數(DXY)下跌1.5%至104.7,主要非美元貨幣均有所上漲,日元、歐元、英鎊兌美元分別升值0.3%、1.7%、2.0%。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10年期美債收益率環比下降18個基點至4.51%,以美元標價的已對衝全球債券指數上漲0.9%,標普500股票指數上漲4.8%。

“後期伴隨美聯儲降息過程啓動,美元指數易跌難漲,這意味着匯率折算因素帶來負面估值效應可控。”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記者表示,在全球金融環境轉向寬鬆的前景下,未來全球資本市場大幅下跌的風險不大,金融資產價格變化因素有望整體上對我國外儲規模形成正面影響。

溫彬認爲,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延續溫和復甦,全球製造業PMI連續5個月位於榮枯線上方,對國際貿易回暖形成有力支撐。我國商品出口競爭力持續提升,對外貿易將繼續保持韌性,在穩定跨境資金流動方面繼續發揮基本盤作用。我國經濟形勢穩中向好,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熱情持續高漲。“這些因素均有利於我國國際收支保持整體平衡,爲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央行暫停增持黃金

2024年5月,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爲7280萬盎司,與上月持平,這意味着中國央行在此前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後,在5月暫停增持黃金儲備。

王青認爲,央行暫停增持黃金,或與近期國際金價上漲幅度顯著擴大等因素有關。在黃金價格水平處在歷史高位的背景下,適當調整增持節奏,有助於控制成本。此前,央行也曾在2019年10月黃金價格高漲時暫停增持黃金,隨後在2022年11月黃金價格轉向波動走弱後恢復增持黃金。

3月以來,受多因素綜合影響,黃金價格持續上漲至高位運行,黃金市場的交易量也呈現整體增長態勢。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4月全球黃金市場日均交易額較上月環比增長12%,月底達到2470億美元。場外交易額增加6%至1260億美元/日。

受訪專家均認爲,央行暫停增持黃金儲備尚不能說明央行增持黃金的大方向完全改變。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對記者說,目前,黃金價格已處於高位,短期內價格出現波動和調整的概率正在上升。在此背景下,央行暫停增持黃金,反映了央行在調節優化國際儲備組合結構、確保儲備資產保值增值和收益、降低資產組合風險度與波動性等目標間尋求平衡。

龐溟表示,考慮到黃金在避險、抗通脹、長期保值增值等方面的優點,我國央行在國際儲備組合配置中加入和動態調整黃金儲備的政策動機並未改變,持續增持黃金的大方向與長期趨勢也並未改變。

責編:葉舒筠

校對:李凌鋒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