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患休息還是累 醫師建議:每週3次運動可改善

馬偕醫院兼任主治醫師臺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謝瑞坤醫師。(圖/謝瑞坤提供)

癌症治療過程常常會面臨各種「不適症狀」,而導致耽誤療程影響療效,甚至影響生活品質,連帶病人家屬承受極大壓力。馬偕醫院兼任主治醫師、臺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謝瑞坤醫師指出,國內高達92%的癌症病患,飽受「癌因性疲憊症」所苦,建議透過運動藥物,達到預防與改善的效果,幫助病人順利、如期地完成讓治療。

到底什麼是癌疲憊,與一般的「累」有什麼差異?謝瑞坤錶示,一般的疲倦,只要休息就能恢復,但「癌因性疲憊症」,則是一種持續主觀的疲憊或耗竭感覺無法透過休息來緩解;發生的原因「大多數是好幾項因素加在一起,很少只有單一原因」,包括癌症本身造成的消耗當中又以越後期爲越嚴重,以及化療標靶治療等多項治療,都是癌疲憊的成因

根據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的「2015全臺灣癌症病人之癌因性疲憊症流行病學調查」,高達92%臺灣癌症病人有「癌因性疲憊症」問題,其中有1/4屬於中重度疲憊病人;此外,包括肺癌乳癌胃癌淋巴癌頭頸癌等癌症,皆有7成以上的機率,診斷有癌疲憊問題。

癌疲憊會怎樣呢?又有什麼影響?謝瑞坤強調,癌疲憊最大的威脅,在於讓病人累到「不想接受治療」,除了本身治療意願因疲憊而降低,也會因爲疲憊,使得本身相關數值低下,無法繼續治療。

由於疲憊是個相當主觀的感受,所以除了理學檢查之外,也可透過個人主觀感受來評估,像是出現明顯疲累、全身虛弱或沉重、難以入睡、睡了還是累…等等;此外,像是注意力不集中、事情只能做一半,也都是癌疲憊的症狀,最重要的,是要評估「對自己的生活,有沒有造成影響。」

醫界現有讓病患自我評估的「疲憊量尺」,謝瑞坤醫師解釋,未滿4分屬於輕度疲憊,「有疲憊的感覺,但尚未影響到生活」;4分以上,就容易越來越嚴重、越來越不想動,甚至影響到治療。

根據《癌因性疲憊症臨牀治療指引》,低於4分的輕度疲憊,可以採取運動、營養飲食、睡眠衛生等「非藥物治療」來因應或預防,當中又以運動爲擁有最多實證支持的療法

謝瑞坤建議,病患應該維持每週3次以上、每次20~30分鐘的運動,維持肌力來避免日常工作變慢,甚至預防癌疲憊的惡化;他甚至認爲,病患應該把「運動當作藥」,照三餐「服用」,像是三餐飯後,走上20分鐘,搭配充足的營養,持續兩週,便容易有明顯的改善感受。

《癌因性疲憊症臨牀治療指引》指出,4分以上的中重度疲憊,便建議加上藥物治療,包括精神刺激藥物、類固醇藥物、中藥藥物、黃耆多糖注射劑,效果在1~2周內會呈現。其中,屬於處方新藥的黃耆多糖注射劑,已在臨牀證實治療效果,並取得我國TFDA藥證

謝瑞坤錶示,考慮到乳癌患者在接受化療時相當辛苦,健保署今年開始,將黃耆多糖注射劑給付在乳癌病人身上,解除治療帶來的不適。

當病人罹癌後,能否就開始着手預防癌疲憊?謝瑞坤指出,現在的醫學,會先「預期對方會發生某種症狀,例如化療時,會吐的很厲害,甚至造成人體相當大的消耗,那在治療時,會盡量控制着「不讓他吐」,或及早透過營養師的介入,減少人體消耗。

他進一步強調,未來則可能走到藥物預防部分,以癌疲憊爲例,目前正在進行臨牀觀察,先讓尚未產生癌疲憊、但正在進行化療的患者,同時使用癌疲憊藥物,對照同樣進行化療、但沒有合併使用癌疲憊藥物的組別,來觀察後續預防的效果。

隨着醫學進步,各種治療方式問世,但如果因癌疲憊而影響療程,將不容易達到預期的療效。謝瑞坤醫師表示,癌疲憊是可以治療的,病人自己與家人,都應多多瞭解癌疲憊,適時與醫護人員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