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王」確診即晚期! 婦勇敢抗癌如願參加兒子婚禮

臺中榮民總醫院與臺灣胰臟醫學會合作舉辦爲期1個月「希望延續、化險爲胰」病友故事展,自2月3日在門診大廳側邊空間展出,展覽包含胰臟癌治療流程及病友的治療經歷故事,提升大衆對於疾病的瞭解並鼓勵病友。(臺中榮總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臺中榮民總醫院與臺灣胰臟醫學會合作舉辦爲期1個月「希望延續、化險爲胰」病友故事展,自2月3日在門診大廳側邊空間展出,展覽包含胰臟癌治療流程及病友的治療經歷故事,提升大衆對於疾病的瞭解,也鼓勵病友不放棄希望,就有機會「化」險爲「胰」。

根據臺灣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胰臟癌連續2年蟬連10大癌症死因第7位,每年奪走約2500人性命。臺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說,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易發現,即便有腹脹、悶痛等情形出現,也易誤判爲腸胃道疾病,有85%以上患者確診時即爲晚期、平均五年存活率僅有5%,因此胰臟癌又有『癌王」之稱。

王女士5年前因背痛求診,發現確診胰臟癌,她雖坦然接受,但也盼能看到小兒子成家立業,勇敢接受組合化療抗癌,讓她2年前如願參加小兒子的結婚典禮;另名蔡女士退休後本想含飴弄孫、共享天倫,未料前年7月確診晚期胰臟癌,也選擇進行組合式化療,治療至今已逾1年,病情穩定。

臺中榮總血液腫瘤科醫師林欣辰說明,若患者在早期、未發生遠端轉移前就已發現疾病,通常會安排手術切除腫瘤,後續視患者狀況搭配化療或放射線治療。然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且發生轉移,無法以手術方式將腫瘤切除乾淨,主要治療方式將以化療爲主,其中組合式化療近5年在臺灣逐漸普遍,是晚期、轉移性患者重要的治療方式。

臺中榮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石宇軒進一步說明,組合式化療意即多個化療藥組合而成,相較單一化療的方式,組合式化療已被證實可提升胰臟癌的治療效果,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組合式化療爲胰臟癌治療首選。醫師也會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患者的治療組合,控制疾病併兼顧生活品質。

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說明,胰臟癌治療照護包含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疼痛管理和營養支持,中榮在2015年7月成立胰臟癌團隊,納入多專科團隊照護,致力提升病友的診療照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