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數量超本科,學歷貶值時代到了嗎?

近日,有關研究生招生人數超過本科生的討論愈演愈烈。起因是蘭州大學日前發文稱,該校2024年在校研究生總量首次超過本科生,且2019年研究生年度招生人數就已超過本科生。

這種現象也曾在部分學校出現過。去年,“北京碩博畢業生人數首超本科生”話題就一度登上多個社交平臺熱搜。

據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的《2022-2023學年度北京教育事業發展統計概況》顯示,2023年北京高校預計全日制畢業生數量約29.6萬人,其中研究生16萬餘人,比本科生多出3萬人。今年,清華本科生不足3800人,而研究生近1萬人。

擁有多所重點高校的上海同樣出現了類似情況。同濟大學2023年本科畢業生約4400人,碩博畢業生人數約6500人;上海交通大學2022年本科畢業生有3928人,而研究生人數高達6422人。復旦大學2022年新生15651人,其中博士碩士佔比74%,本科生僅4120人,佔比約26%。

按常理來看,高等教育層次越高,人數應遞減,如今卻呈現“倒掛”態勢,因此引發“學歷注水”、“學歷貶值時代來臨”等一系列質疑聲。

事實上,對於本碩“倒掛”,不能簡單理解爲研究生總量多於本科生,畢竟從全國範圍看,本科生招生仍然是多數,“倒掛”現象主要發生在部分研究型大學。教育部發布的202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顯示,普通本科招生478.16萬人,研究生招生130.17萬人。

“985工程大學作爲研究型大學,研究生招生數量比本科生招生數量大是非常普遍的,清北復交都是這樣。蘭州大學作爲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科研重鎮,多招研究生很正常。”知名教育博主張雪峰9月18日發博表示。

蘭州大學也指出,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研究生總量超過本科生,是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重要一步。隨着社會和經濟不斷髮展,市場對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在校研究生數量的擴大、培養力度的強化以及培養質量的提升,是新時代發展的需要。

據蘭大介紹,該校近三年持續優化學科專業調整,新增了材料與化工、能源動力、生物安全等一批博士點、碩士點。對標國家需求新增的學科專業的研究生成爲研究生總規模擴大的重要組成。

鼓勵發展研究型大學也是當前的教育改革方向。就在前不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發佈的《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覈專家覈查及評議結果公示》顯示,全國新增83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92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共計新增2755個。

“發展研究生教育,進一步擴大研究生招生、培養規模,在現階段是受歡迎的,有諸多利好。”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界面新聞表示。

首先,可滿足地方本科院校發展研究生教育,提高辦學層次的需求。其次,滿足更多學生考研“上岸”的需求,國內每年考研人數已經超過400萬,考研錄取率不到30%,研究生擴招有望提高錄取率,也可一定程度緩解本科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研究生規模的擴張,一方面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另一方面,也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需要。”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陳志文也指出,2024年兩會前,教育部召開發佈會高調強調“擴張研究生規模”,尤其是博士生規模。最近兩年,博士招生規模連續增長10%以上,遠遠超過本科生與碩士生增長比例。

研究生佔比高於本科生並非個案,美國著名高校亦類似。據陳志文介紹,在美國的高等教育體系裡,學術型研究生並沒有按學生定位,而屬於研究人員,尤其是博士,與本科生有着明顯的定位區別。

2020年開始,國內也對研究生的結構與定位進行了新的規劃與調整,學術研究更多定位於博士,碩士以培養應用人才爲主,因此2020年後新增碩士點原則上均爲應用類,即專業碩士。近日,國家大幅提高研究生的生活補貼,主要目的是保障科研人員能專心研究。

研究生大規模擴招後,如何保障教學質量成爲不少人關心的問題。

陳志文對此也表示擔憂,他提到,“研究生不是本科生,其培養有點像師傅帶徒弟,核心的資源支撐之一是導師數量與質量,尤其是著名大學。”目前國內研究生導師40多萬,即便是清北,教授一般每年也只有一個博士名額,而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員,很多人甚至一年都沒有一個博士招生名額。

“尤其是專業碩士,培養的是應用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是核心。如果還是用以前的模式來培養應用型碩士,質量恐怕很難提高。”陳志文稱。

熊丙奇也表示,如果不能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研究生培養規模超出社會對研究生人才的需求,必然出現研究生學歷貶值,以及“高學歷低就業”“人才高消費”問題,甚至加劇“考研高考化”——本科院校圍繞考研教學,非考研科目教學邊緣化。這就把基礎教育的升學教育模式延續到大學教育,不利於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在他看來,發展研究生教育,必須堅持自身的辦學定位,不能追求“高大全”。

“蘭州大學等985高校、‘雙一流’建設大學,本研‘倒掛’,從辦學定位看,是合理的,而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則要堅持以就業爲導向辦學,不能盲目追求提高學歷層次、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熊丙奇對界面新聞稱,大學必須意識到,高學歷層次教育不等於高質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