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人類大腦能保存萬年

參考消息網5月22日報道 據英國《新科學家》週刊網站近日報道,一項針對自然保存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人類大腦的研究發現,在1300個案例中,即使所有其他軟組織都已腐爛,大腦器官仍然保存下來。其中一些大腦的歷史超過1.2萬年。

英國牛津大學的亞歷山德拉·莫頓-海沃德說:“這種作爲唯一保存下來的軟組織的大腦類型,在沉船殘骸和水澇墳墓中都曾發現過,同時還有骨骼在漂浮。這真的非常非常奇怪。”

她說:“老實說,我們並不指望大腦能夠在任何環境中保存下來。作爲一名考古學家,如果我挖開一個墳墓,發現頭骨裡有一個大腦在晃動,我會非常震驚。特別是,我們並不指望軟組織能在水澇環境中保存下來。”

莫頓-海沃德在做殯葬工作時,第一次對大腦的保存產生了興趣。她說:“衆所周知,大腦是死後最先腐爛的器官之一。我看到它迅速就液化了。但我也看到它得以保存下來。”

莫頓-海沃德說,許多研究人員都注意到,人腦被發現保存下來的情況比預期的要多,而且是在令人驚訝的條件下。現在,她和同事們首次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系統研究。他們建立了一個數據庫,收錄了在世界各地發現的4400多個保存完好的人類大腦。

他們自己也收集並研究了許多保存下來的大腦。莫頓-海沃德說:“我曾把一個大腦放進核磁共振成像儀中,這是一個可怕的錯誤。我沒有意識到裡面有多少鐵。”

在大多數情況下,大腦的保存可以用已知的過程來解釋。莫頓-海沃德說,例如,公元1450年左右,埋葬在南美洲一座火山頂部的印加人祭的大腦與屍體一起被冷凍乾燥。

沼澤人(又稱“酸沼木乃伊”)的屍體和大腦是通過類似於皮革的鞣製過程保存下來的,例如託倫德人,他們於2400年前在現在的丹麥境內被絞死並扔進沼澤中。

此外還有皂化反應,脂肪經這一過程會轉化爲名爲墓蠟(又稱“屍蠟”)的產物。1936年西班牙內戰期間被槍殺並埋在“萬人坑”中的一些人的大腦通過皂化作用得以保存。

但是,這些已知過程可以保存所有軟組織,而不僅僅是大腦。它們無法解釋這1300例大腦是唯一倖存的軟組織的案例。

莫頓-海沃德說:“這種未知的機制完全不同,它的關鍵特徵是留給我們的只剩大腦和骨骼。沒有皮膚、沒有肌肉、沒有內臟。”例如,西里西亞的聖黑德維希於1243年被埋葬在波蘭。17世紀,當她的遺體被挖掘出來時,人們發現她的大腦被保存下來,這在當時被認爲是神力使然。

莫頓-海沃德假設某些情況下,鐵等物質可以催化蛋白質和脂質之間交聯的形成,形成更穩定的分子,從而抵抗降解。大腦中發現的蛋白質和脂質的性質或比例可能是關鍵所在。

她說:“這種機制與我們在神經退行性疾病(如癡呆症)中看到的機制相似。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弄清楚人死後大腦發生了什麼,我們也許就能對生命中大腦老化的情況有所瞭解。”

澳大利亞墨爾本詹姆斯·庫克大學的布里塔妮·莫勒是發現大腦保存比想象中更普遍的研究人員之一。她說:“這些數據的發佈真是一個好消息。這可能會提高研究人員對大腦材料保存的潛在可能性的認識。”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爲保存下來的大腦通常與周圍土壤的顏色相同。莫勒說:“因此,在考古發掘過程中,大腦材料很可能經常被丟棄,因爲人們沒有辨認出它。”雖然這項研究的重點是人類大腦,但研究結果也適用於動物。莫頓-海沃德說,至少有700例動物大腦保存於化石中的情況,其中最古老的是節肢動物,距今已有5億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