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數字貿易將實現5.1%高增長 未來關鍵因素有哪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歐雪 廣州報道

10月14日下午,德勤聯合螞蟻國際旗下萬里匯,發佈了2024年度《數字貿易新圖景報告》。

報告顯示,亞太跨境貿易持續高景氣發展。2023年,亞太商品進出口貿易在全球貿易中佔到四成左右,規模近18萬億美元。到2024年,這一數字有望增長到18.5萬億美元,實現5.1%的增長,高於世界貿易組織對全球商品貿易2.6%的增長預測。

整體來看,報告聚焦全球數字貿易,詳細分析亞太地區的增長勢頭及各區域的不同發展潛力,並關注成長中的亞太“微型跨國企業”,挖掘企業發展數字貿易的關鍵因素。

其中,部分發展趨勢值得關注:跨境支付玩家從基礎支付拓展至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務;生成式人工智能、軟件即服務(SaaS)正在發揮最大作用;跨境電商“本土化”將進一步拓寬等。

馬來西亞有望成爲東南亞數據中心樞紐

目前,電子商務、移動支付、數字化進口出口和跨境電商是亞太地區當前數字貿易發展的主要方面。

德勤中國科技行業主管合夥人謝似君表示,未來,亞太數字貿易仍將保持高速增長並持續釋放巨大潛力。然而,亞太地區各國在經濟發展階段、數字化程度等方面各有不同。

從報告制定的亞太地區主要國家數字貿易出海潛力指數來看,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爲高潛力市場,其中馬來西亞得分最高,有望成爲東南亞數據中心樞紐。

記者瞭解到,微軟、亞馬遜、阿里等雲服務商均計劃擴大在馬來西亞的投資,Equinix、AirTrunk、萬國數據等數字基礎設施巨頭也在馬來西亞開展數據中心建設。

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2022年到2028年,馬來西亞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將從13.13億美元增長至22.52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9.4%。

德勤研究TMT資深總監鍾昀泰向記者表示,指標是綜合性的,包含電商滲透率、FDI、數字滲透率等。可能直觀上越南收入比較高,但其實增長率沒有像馬來西亞、泰國那麼高,綜合評價下來會相對比較低。

萬里匯CEO石文宜也向記者強調,馬來西亞和越南雖同爲東南亞的製造業中心,但市場定位不同。

大數據分析被企業應用最多

“數字貿易企業正藉助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物聯網及雲計算等先進的數字技術,構建全新的商業模式與價值鏈。”謝似君稱。

一方面,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應用爲更多市場主體提供參與全球價值鏈的機會。另一方面,數字技術推動了企業的研發、生產和營銷模式革新。

報告顯示,大數據分析(75%)是當前最受關注也是被企業應用最多的技術,而人工智能緊隨其後(47%)位列第二,因爲它們直接關係到業務優化和客戶體驗提升。其次是物聯網(25%)和雲計算服務(18%)等企業在物流倉儲和IT基礎設施上的投入。

而對跨境電商企業來說,技術應用上的優先級和策略選擇與實際業務和應用場景需求高度相關。

報告顯示,數據分析(76%)和個性化營銷(51%)的高應用比例反映了企業對客戶洞察和精準營銷的重視,物流(36%)和供應鏈管理(35%)的技術應用顯示了企業對高效運營和成本控制的關注。

此外,客戶服務(34%)和數字化營銷(32%)的技術應用表明企業致力於提升客戶體驗和品牌知名度。而支付與結算(20%)和風險管理(18%)顯示了企業對於安全性和穩定性的重視。

在未來,藉助數字技術實現重要環節智能化、效率化成爲佈局重點。從技術領域來看,生成式人工智能、軟件即服務正在發揮最大作用。

另外,數字技術的成熟也進一步拓展了跨境支付服務內涵,最大程度覆蓋跨境商家需求。石文宜告訴記者,在新興市場,如何高效支付和控制匯率波動是兩大主要痛點。

早期,區塊鏈+支付的應用突破了傳統跨境支付模式下的限制,包括消除對中介機構的需求、降低跨境交易的費用以及提升交易全流程的可信度,爲跨境貿易構建了更安全、透明和高效的支付環境。

報告強調,一站式接入的跨境支付金融服務商成爲產業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隨着支付環境的優化,目前跨境電商業務場景和需求變得多元,比如多業務線、多平臺運營以及多賬戶等,跨境賣家不再簡單尋求單一服務。

“本土化”模式成爲優先發展戰略

在跨境電商平臺賦能全球賣家的同時,“跨境小巨人”玩家們也意識到當前行業紅利逐漸退去,競爭正在由增量轉向存量,因此品牌力、渠道力和運營力成爲打破競爭格局的重要機遇。

在報告調研中,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產品品牌化和精品化是未來主要增長驅動力,迎合市場和消費者實現本土化發展,可進一步快速滲透市場已經成爲了競爭關鍵點,尤其在新興電商市場區域。

此外,超過70%的受訪者表示:正在或計劃將在海外進行本土化運營,其中排名前三位的本土化重點爲:產品本土化、團隊本土化和營銷本土化。

報告顯示,95%的受訪企業對海外本土化運營持穩健以及相對樂觀的態度,將維持現狀或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對於這個領域的投入,表明企業不僅僅滿足於短期的市場拓展,而是希望通過深入本土化運營,建立長期穩定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忠誠度。

而企業之所以注重本土化運營,主要原因是它能夠帶來更多的銷售額(79%),同時有利於渠道拓展(50%),增強客戶忠誠度(45%),提高品牌知名度(45%)以及優化物流和供應鏈(41%)。

其中,各國政策法規的合規問題是企業在本土化過程中遇見的最顯著的問題,因此,當地政策法規的合規要求(48%)成爲增加投入的主要原因。

謝似君表示,未來,跨境電商“本土化”將進一步拓寬,貫穿從前端運營(如渠道、營銷等)到後端供應鏈(如原材料採購、生產製造、物流倉儲等)及企業管理(如團隊、法務、稅務等)全鏈路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