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規律、強引導、擴主流,黨報評論這樣實現1000萬+
作者:劉帥 李嶽嶽 任宇波
來源:《全媒體探索》2024年11月號
今天的輿論場,思想觀念日趨活躍,社會思潮紛紜激盪。隨着新媒體技術迅猛發展,媒體傳播場域發生新的變化,黨報評論的主場已從報紙延伸觸達至輿論場各個角落。在“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評論員”的時代,處理好“冷場”和“熱場”的關係,激揚主流價值,成爲黨報評論必須肩負起的新使命。
在上下互動中找準落點
在信息紛繁、觀點多元的時代,決定媒介影響力的關鍵在議程設置,實現思想引領力的關鍵也在議程設置。評論寫作是一個議程設置的過程,也是公衆議程、媒介議程和政策議程相互作用的過程。以大衆日報爲例,2024年以來,評論作品的幾次“出圈”都是通過向上與職能部門的溝通、向下與人民羣衆生產生活的互聯,實現對選題的精準定位、對熱點的精準聚焦和對內容的精準把握,進一步提升了黨報評論的引導力。
互動,讓黨報評論基調更準。相關職能部門對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情況瞭解更全面,掌握的資料更豐富。與這些部門直接溝通,可以爲評論員提供認識事物、分析事物的正確框架,有利於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脈搏,以更加清晰、權威的思想判斷和價值判斷引導社會輿論。
2024年山東省兩會期間,大衆日報評論員根據中央及省委宣傳主基調,及時與上級部門進行溝通,瞭解中心工作的最新進展,讓評論寫作有準頭、下筆行文有準星。據此推出的《2023,好勢頭!》《2024,有幹頭!》《穩紮穩打有奔頭!》《共同奮鬥有盼頭!》《敢作善爲走前頭!》系列評論,獲得200多家媒體轉載、800餘萬閱讀量、4000餘次評論,很好地起到了暖人心、化溫差、穩預期作用,爲山東發展營造了良好輿論聲勢。
互動,讓黨報評論深入人心。全媒體時代,主流媒體要在議程設置中佔據主動,必須把根扎得更深一些,通過與羣衆生產生活的互動,構建政策與公衆的聯繫,將政策語言更好地轉化爲羣衆語言,從而化解宏觀政策與羣衆感受之間的溫差,增強公衆對政策的理解和認同。
近年來,南方日報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出《從“港車北上”到“深圈西拓”,珠海更需快馬加鞭》等評論,從羣衆的心聲出發,以更豐富的表達、更鮮活的語言引發羣衆共情、強化羣衆認知。事實證明,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與人民羣衆同氣連聲,既能爲評論寫作積累豐富素材和真實背景,又能讓評論直抵人心,讓黨的方針政策更好地“飛入尋常百姓家”。
總之,上下互動才生動,才能抓住中心工作要害,豐富議題設置空間,提升議題設置精度。這要求評論員做好溝通工作,構築互動橋樑,一方面要從中心工作出發,積極對接需求,科學設置議題,把準輿論引導方向;另一方面要及時迴應社會關切,打撈社情民意,關鍵時刻精準發聲,讓該熱的熱起來、該冷的冷下去、該說的說到位。如此,才能在真實準確的前提下先聲奪人、首發定調,實現輿論工作與中心工作的同頻共振。
在重大節點中尋找突破口
時間的節點,也是發展的座標。在輿論生態、媒體格局深刻變化的今天,黨報評論只有找準有效節點、把握恰當節奏,根據時與勢及時作出反應,才能把“定音鼓”敲到點子上,切實增強輿論引導工作的質與效。
哪些是必須緊緊抓牢的重大節點?
首先,在地方或者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特殊地位、扮演特殊角色的會議,是黨報評論必須搶抓的節點。比如,兩會是傾聽民聲、匯聚共識的平臺,各類政策意見的背後,描繪着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蘊含着千家萬戶的關切與訴求,對黨報評論來講,兩會時間是搶佔輿論高地的有利時機,抓住這樣的關鍵節點進行引導,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大衆日報《2024,有幹頭!》等系列評論之所以能快速“出圈”,很重要的一點是抓住了兩會這一節點。
再如,黨的歷屆三中全會都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媒體報道的重大節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期間,大衆日報評論員推出《改革,山東挑大樑的關鍵一招》,大衆新聞客戶端內閱讀量達14.47萬;大會閉幕當晚,大衆新聞客戶端推出的《跟着評論員筆記,一起學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兩小時內端內閱讀量突破2萬。這兩篇文章都抓住了輿論關切和走向,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輿論熱點集聚社會關切、凝結社情民意,是主流媒體引領價值、影響人心的重要切口,也具有節點意義。2024年3月,一些網民在娃哈哈和農夫山泉之間進行拉踩,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與思考。浙江日報、大衆日報推出的《市場那麼大,容得下兩瓶水》《拉踩兩瓶水的真問題是什麼?》等評論,校正部分網民錯誤觀點,引導社會進行理性思考,有效提振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
此外,從各地黨報實踐來看,在節慶、週年等節點做好優質評論供給,也能很好地傳播主流價值。2024年“五一”、國慶假期前後,大衆日報、湖南日報推出《尋找“生活在別處”的體驗感》等觀察類稿件,既結合當下熱點,又符合節慶氛圍,爲做好文旅各項工作提供了有益思考。
回過頭來看,精準把握時度效,是黨報評論搶佔輿論先機、贏得主動權的重要法寶。只有在重大節點及時傳遞聲音、精準闡釋精神,對重大輿情事件及時介入、適當發聲,黨報評論才能打響品牌、形成聲勢,在衆聲喧譁的輿論場佔據主流。
在把握傳播規律中擴大傳播面
做好“強引導”工作,不能忽視傳播規律的重要性。抓不住傳播規律,就到達不了輿論場,所謂引導輿論便無從談起。對傳播規律的遵循是具體的,涉及題目的敲定、文風的調適、思想的切中、表達形態的轉換、傳播矩陣的搭建等。一篇評論要傳得開、叫得響,在傳播上大有文章可做。
黨報評論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必須在搭建傳播矩陣上做文章。當前,移動互聯網已成爲信息傳播的“主戰場”。以微信、今日頭條、微博、抖音爲代表的互聯網平臺,更是憑藉着龐大的用戶羣體和強大的信息聚合能力,成爲“主戰場”上的“主渠道”“主賽道”。因此,與各大互聯網平臺主動對接、加強合作,打通傳播渠道,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成爲提升黨報評論引導力的必修課。
人民日報評論部在微博等平臺上開設“人民日報評論”賬號,並與微博運營團隊建立密切聯繫、加強互動配合,對評論稿件進行多渠道傳播、多平臺推廣;大衆日報評論團隊藉助“大衆”新媒體大平臺,實現評論文章在騰訊新聞、百度、今日頭條等平臺上的及時推送。這些嘗試擴大了黨報評論的人羣覆蓋面,讓主旋律傳得更廣、更遠、更深。
在移動互聯網上提升能見度、曝光度,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適應移動傳播社交化、個性化、視頻化趨勢,創新敘事話語和形態。人民日報開設《睡前聊一會兒》《畫裡有話》等新媒體評論欄目,探索《兩會同心圓》《金臺訪談錄》等視頻評論產品生產;新華日報嘗試 “剪紙+評論”等新形式,推出《潮叔讀報》《觀潮》等新媒體專欄;大衆日報讓評論員出鏡,推出具有“短”“實”“新”風格的“微言”系列網評。這些做法都是在文風和表現形式上做創新,拉近了黨報評論同受衆的距離,增強了黨報評論的吸引力。
當然,無論表達形態如何轉變,優質評論內容的基本標準沒有變。標題倘若不能實現高度與溫度的融合、意義與意趣的融合,就難以吸引眼球;表達倘若彎彎繞繞、不直截了當,百姓自然不願看;觀點倘若不到位、高度不夠,受衆看不出深度和新意,也不會買賬,遑論評論內容的跨平臺、跨渠道傳播。
在嵌入規律分析中提升說服力
在當前傳播語境下,人們不僅關心“是什麼”,更關注“爲什麼”。而回答“爲什麼”,規律層面的分析必不可少。事實上,在當下的信息傳播環境中,熱點信息對多數羣體而言已唾手可得。從一定程度上講,網上缺的不是信息,缺的是對錶象背後的規律性分析。這正是《歷史不會濃縮於一個晚上》等評論火爆的原因所在。
經濟社會發展極其複雜,有其自身不可違背的客觀規律,只有抽絲剝繭,將內在機理和運行邏輯講出來、講透徹,評論纔有感染力、說服力。如果洞悉不了其中蘊含的規律,在行文中說空話、假話、外行話,那麼所謂的引導也是空對空,抓不住人心,達不到預期效果。這需要評論員以專業深刻的客觀分析,把事物發展邏輯鏈條展現出來,以“理”服人。比如,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就不能空唱,而是要以一個個真實的細節、一條條堅實的經濟規律,將光明未來闡釋出來。拿2024年5月人民日報“客觀辯證看待產能問題”系列評論來講,三篇評論擺事實、講規律,把清潔能源技術的可及性、供需不均衡的普遍性等經濟學層面的規律揭示出來,有力地駁斥了西方媒體的錯誤觀點。
對當下社會現象進行解析,要想打動人、說服人,同樣離不開規律層面的闡釋。大衆日報推出的《濟南版阿勒泰,何以掀起熱潮?》,從城市治理和年輕人訴求等角度,對濟南菠蘿山人氣爆棚的原因深入剖析,讓人們對菠蘿山的“火”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
進一步看,規律性分析必須映射現實、觀照社會,有現實針對性和問題導向性。因此,以規律之“矢”射準現實之“的”,前提是全面瞭解真實情況,切實找準問題根源。如果連現實的“脈”都號不準,那麼開出的“藥方”就不對症,所謂的規律分析就牽強附會,甚至可能南轅北轍。對於評論員而言,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除了腦力、筆力,尤其需要增強腳力、眼力。
大衆日報評論員在創作《講概念,但不能套概念》等“新質生產力觀察與思考”系列評論之前,深入一線採訪調研,與政府部門、企業家、一線工作者座談交流,並蒐集大量資料學習,從而總結出向“新”發展過程中三個維度的問題,並提煉出破解問題的路徑方法。也正是有了對現實問題的精準把脈、對規律的精準探析,這組評論才產生了全網超1000萬的閱讀量。
在思想準備中構築觀點支撐
從以往經驗來看,引導效果好的評論,往往很好地融合了思想與實踐,內含強大的思想力與闡釋力。要做到這一點,準備工作不可或缺,思想、觀點、材料、角度等方面都需要打好提前量,寫作時才能事半功倍。在諸多準備中,思想準備是最重要的準備。如果沒有大量的思想儲備,就沒有充足的分析工具箱,當紛繁複雜的信息撲面而來時,就難以抓住關鍵信息、精準捕捉事實的意義指向,也就難以爲受衆提供準確有用的價值判斷和觀點看法。
思想學識的準備,首先是觀點素材的積累,要把握好“遠水”和“近渴”的關係。一個思想觀點有源頭、有沿革,這是“遠水”“水源”,是評論員知識體系架構的地基,需要長期系統地學習掌握。但總有一些思想觀點、知識信息是評論員的短板。這個時候,就需要評論員快速汲取新思想、新觀點、新知識,形成對事物的整體判斷,這是“近渴”。但解決“近渴”,也需要“遠水”的支撐。只有平時把地基打牢了、學習紮實了,才能在極短時間內對新思想新觀點兼收幷蓄、靈活運用。
這一點從一些時效性較強的評論中可見一斑。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就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新的重要指示。大衆日報、新華日報、南方日報分別在第一時間推出《因地制宜,育好“魯版”新質生產力》《讀懂“因地制宜”的深意》《準確把握“因地制宜”》等評論。這些評論之所以出手快、說服力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評論員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進行了長時間的學習。
再者是知識體系的構建,要把握好“自學”與“互助”的平衡。有思想力的評論,離不開專業的景深。面對全社會“知識水位”的提高,一篇評論必須有信息或思想增量,否則難以打動人。現實是,評論員倘若不主動學習,就難以架構自己的思想體系,形不成對事實的準確判斷,也就寫不出有價值增量的評論。所以,加強日常學習是每位評論員成長的必然選擇。同時也要看到,交流與合作也是評論員的必備功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盲點,通過交流與合作,評論員能夠在短時間內打破知識的侷限,讓觀點在碰撞中得以校準、讓思想在交流中得以昇華。
總而言之,時代在變,評論員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持續輸出思想觀點,讓黨報評論的聲音更響亮。
結語
面對深刻複雜變化的輿論環境,黨報評論路更寬了、責任更重了。堅持正確導向,主動上場、創新求變,不斷增強議程設置能力,不斷探索融合發展新路徑,黨報評論一定能更好發揮定調、定向、定心作用,爲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展現更大擔當、貢獻更多力量。
(劉帥、李嶽嶽:大衆日報理論評論部評論員;任宇波:大衆日報理論評論部主任)
本文刊於《全媒體探索》2024年11月號,原標題爲《循規律 強引導 擴主流——黨報評論如何引領主流輿論場》,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