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批臺獨金孫 務實說見風轉舵

2023年兩岸關係風險與展望座談會17日在高雄市舉行,與會人士希望民衆在未來總統大選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林瑞益攝)

副總統賴清德出任民進黨主席,極可能獲提名參選2024總統;親賴人士解釋,賴清德的兩岸立場「務實的臺獨工作者」重點在「務實的」,而非「臺獨」。多位學者專家昨表示,此舉是爲淡化之前「臺獨金孫」賴清德的臺獨言論,爲了吸引選票而發表的帶風向說法,還有學者直斥是見風轉舵。

「2023年兩岸關係風險與展望座談會」17日在高雄市舉行,對於親賴人士的解釋,南臺灣兩岸關係研究學會理事長丁仁方表示,此番言論是想包裝兼淡化「臺獨」色彩,兩面討好,一方面爭取獨派的支持,不至於像蔡英文總統被獨派排斥,一方面又想爭取中性選民以求得最大公約數,而回到「民主保臺」與蔡英文的四個堅持(永遠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以及堅持中華民國臺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臺灣人民的意志)。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林祖嘉說,何謂「務實的」?這是指什麼內容?推不動的東西就不推了嗎?樹德科大通識教育學院教授吳建德直言,親賴人士此番言論是見風轉舵,能推就推,不能推就閃,這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林信雄也狠酸民進黨,寧可相信世間有鬼,不要相信民進黨那張嘴。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李銘義說,現在是要打選戰,不是講道理,國民黨講九二共識沒有用,九二共識是要與北京對話,但對話屬於執政黨的事情,國民黨可以包裝和平保臺,強調國民黨是和平製造者,而不是麻煩製造者。

此外,多位學者在會中也呼籲,未來的總統選舉就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請民衆選擇避免戰爭的政黨,並持續透過與大陸對話,降低戰爭的風險,不要讓臺灣青年走上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