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美中全領域競爭 建共識防颱海誤判

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左起)、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吳崇涵、淡江戰略所教授兼所長李大中、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左正東、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15日出席「一觸即發 vs 步步爲營:520前的美中臺三邊關係座談會」,分析美中臺當前局勢。(羅永銘攝)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15日舉辦美中臺三邊關係座談會,淡江戰略所所長李大中表示,美中關係競爭明顯大過合作,合作面向已大幅萎縮,若美國前總統川普在年底美國大選中獲勝,重新入主白宮,變數與不確定性高,加上不願承諾協防颱灣,也讓我方較爲擔憂。

李大中說,美中進入長期戰略競爭,難以逆轉,鑑於美國對臺灣的高度牽引作用,再加上臺灣內部複雜政治因素使然,美中互動也高度牽動兩岸關係的走向。

李指出,美中較勁呈現全領域、全地域,無論外交、軍事、安全、科技、經貿、軟實力,到區域影響力與全球領導地位,均爲無聲戰場,從歐洲、中東、中亞、印太至拉美等地區,甚至以往被忽視的南太平洋,都可見到兩大強權角力身影。

李大中說,華府判定中國爲當今世界唯一具有意願與實力改變既有國際秩序的國家,意圖挑戰美國繁榮、安全、區域影響力與全球領導地位,故主張美國必須有效應對中國所構成的戰略挑戰,並誓言於此長期戰略競爭中勝出。

李大中認爲,目前美中關係競爭明顯大過合作,合作面向大幅萎縮,集中在氣候變遷、反擴散、全球公共安全以及部分區域議題等少數領域。

不過即便如此,李大中指出,美中雙方仍具有持續溝通的基本共識,北京強調應有效控管兩國分歧,華府則強調必須建立防護欄,可見雙方都希望防止戰略誤判,強化互動,增進理解,避免擦槍走火,尤其是臺海議題。

李強調,臺灣向來是美中關係中最敏感的議題,對其互動具潛在破壞力,拜登上任以來,美中雙方於不同場合反覆重申各自底線。外界高度關注今年底美國大選結果,如果拜登順利勝選,第二任期的美國對外戰略與對中政策,預料將呈現有高度的一貫性。但若川普重新入主白宮,美國新政府的印太戰略與對中政策將何去何從,其變數與不可預測性則較高,加上其曾不願回答是否協防颱灣,也讓我方較爲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