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提案參與校務…管中閔:別弄出荒謬的「鞭刑」討論

臺大校長候選人座談會。(圖/翻攝臺大學生會臉書)

記者盧映慈臺北報導

臺大校長遴選開跑,學生會針對各學系學院學生代表訪問,許多人都表示學生參與校務權力太少,形成「無法溝通」的情況,應該要增加學生代表在各會議席次,或是用公民提案的方式。而候選人之一、前國發主委管中閔則表示,用公民提案不可行,「我不想看到討論鞭刑那種荒謬在學校出現。」

學生在校務會議的代表只有1席,對於各個重大決定幾乎沒有影響的權力,學生會表示,臺大有3萬4千名左右的學生,是全校4萬人教職員工生中的最大主體,卻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生活環境,想要跟學校長官溝通也「求助無門」;除了希望能增加會議席次之外,也可以仿造公民提案的參與模式,讓更多同學能加入關心校務的行列

▲臺大校長候選人座談會。(圖/記者盧映慈攝)

不過管中閔認爲,用公民提案的方式,「可以看看我們國家自己的公民提案,竟然出現『討論鞭刑』這種荒謬的提案,我不想讓臺大也變成這樣」,如果要學生參與,可以經由執行專案的方式,讓真正有想法、願意投入的人來;「也可以參考像是vTaiwan的形式,用網路平臺意見交流,產出符合各利益關係人期待,也貼近實際需求的法規內容。」

另位候選人、中研院院長周美吟則表示,「其實我不太懂,難道我們是說不同語言嗎?爲什麼不能溝通?」剛剛學生提問說,能不能開放會議直播,讓學生知道會議在幹嘛,「不是說有管道獲得訊息,就等於溝通啊!」電機系教授吳瑞北也認爲,討論應該在連署的時候就進行,不是在會議上,學生們要爭取的不是會議席次,而是事前的公開透明化

同樣是候選人的現任副校長張慶瑞則說,學生的事務如果學生自己關心,自然有許多討論的空間,但學生如果沒有興趣,「學校沒必要教學生如何參與」,而且校務會議上也有許多跟學生不是直接相關的事情,「讓一個人坐在那邊也很無聊」,應該用其他更有效的參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