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彬/省思兩岸五緣的文化史觀
●許文彬/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
有關中學教育課程,當局在「歷史課綱」的規劃,體現了「去中國化」之情況,引起社會各方的關切與議論。如今維繫兩岸情誼的歷史文化精神紐帶,被從教育領域予以切割;這樣對臺灣到底是禍是福,值得深入省思!
海峽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生活在寶島的臺灣人,其實也就是傳承五千年民族血脈和文明的中國人。而今若將「臺灣人」與「中國人」加以區隔、對立,煽動族羣情緒,恐將影響臺灣內部團結,也造成兩岸互動的負面效應。
如果刻意強調「你是中國人」、「我是臺灣人」,那麼,進一步的邏輯就會是:「孔子、孟子、李白、杜甫都是你們中國人,不是我們臺灣人!」那對臺灣的文化評價又有什麼好處呢?
「中國」一辭,本來是指歷史上的華夏族、漢族地區。至於一般所稱的「本土臺灣人」,則是指閩南後裔,公元一六六一年跟隨鄭成功渡過黑水溝(臺灣海峽)移民臺灣;其先祖則是源於「河洛」,亦即黃河、洛水交會的中原地帶,於公元四世紀「五胡亂華」年代南遷。
詩經‧小雅:「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禮記‧中庸:「…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由此可見「中國」名號原是與蠻夷區隔而來,亦即跟「中原」、「中華」用辭之涵義相同。
即便是在當今的臺灣社會,放眼教育界和企業界,「中國」之名亦俯拾即是。例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醫藥大學,以及中國鋼鐵公司、中國信託投資公司、中國輸出入銀行……。
至於所使用的語言、文字,也是閩南話(又稱「河洛話」)或國語(北京話),以及倉頡所造之字。因此如果還硬要把「中國」這個名號奉送彼岸專用,豈不也與臺灣現實社會情境脫節?
公元2000年5月20日臺灣首次政黨輪替,綠營總統陳水扁就任,宣示「四不‧一沒有」的兩岸政策,大陸官方正式發表聲明,迴應指出:「一箇中國原則,見之於臺灣當局多年來的有關規定和政策文件,不是我們單方面強加給臺灣的。」意指按照我方當前憲政法制所體現的「中國」之概念,北京是可以接受的;這也正是「九二共識‧ㄧ中各表」的彼此默契。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前言」宣示:「爲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而增修本憲法條文。據此制定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暨施行細則,明定「大陸地區」之定義:「指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亦即「中共控制之地區」。
由此可見,兩岸關係確實有其古今中外所無的特殊性。至於在經貿交流方面,臺灣對大陸每年還享有高達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綜上堪稱兩岸關係乃「五緣」俱備:「地緣、血緣、文緣、法緣、商緣」。從而,「友陸」即是「愛臺」,「抗中」恐致「害臺」,其理甚明!
總之,「臺灣人也就是中國人」這樣的史觀,既對臺灣沒有減分,而對海峽兩岸的共存共榮、互利雙贏,則有加分作用。那麼,咱們臺灣人又有何反對的必要呢?
熱門推薦》
►黃竣民/Double的教召新制 竟只換來Triple的訐譙不滿!
►王志鵬/「建立國土防衛部隊」存在的迷思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