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一到廣州就聽一個人的名字,瞭解之後稱讚道:真是個狠人

許世友一到廣州就聽一個人的名字,瞭解之後稱讚道:真是個狠人!

1973年12月,開國上將許世友調任廣州軍區司令員,來了沒多久,武藝高強的他就聽到一個名字:李小龍。此時李小龍去世還只有幾個月,功夫電影正大行其道,許世友當即找來了李小龍的四部電影,看完之後,許司令連連稱讚,說出一番話來。

年輕的李小龍和師父葉問

如果論我軍將帥中誰的武力值最高,通常人們會想到四個人:徐海東、許世友,耿飆和錢鈞。但這四個人誰的武力值最高,又衆說紛紜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粉絲。但許世友的師弟錢鈞說:

“許司令武功比我高,我在少林寺練的硃砂掌,他是內外兼修,還練過氣功。曾經用脊背吸在牆上幾分鐘不掉下來。後來離開少林寺時他是靠本事打出去的,還打敗了魯智深,我打了幾次都沒打出去,後來是從後山小道溜出去參加的紅軍。”

建國後許世友在展示少林功夫

錢鈞說的魯智深,是曾在少林寺大比武中三次奪冠的大師兄魯本深,因其長得形如鐵塔,武藝高強又嫉惡如仇,和小說中的魯智深頗有幾分相似,因此得了這個外號。許世友能打敗他可見武藝非同一般。

據許世友的自傳《我在紅軍十年》和《我在山東十六年》裡記載,他在少林寺度過了八年艱苦卓絕的習武生涯。書中寫道:三年貼壁,三年吊臂。所謂貼壁,就是在牆上釘幾根短的木樁,晚上人就側身睡在上面,得全身用勁,脊背貼着牆壁 ,人一放鬆就會掉下去。

晚年許世友在教年輕人少林棍法

吊臂就是不管找房樑還是門框,雙臂吊在上面睡覺。除了貼壁和吊臂睡覺之外,白天還要練鐵砂掌,幹活的時候腿上還得綁上沙袋。許世友晚年曾風趣的說:“我在少林寺出家八年,比武松還多兩年咧。”練到後來,他三下兩下就能躍上丈把高的房頂,快速跑過時不會踩碎一塊瓦片。

但許世友最終因爲思念母親,不肯留在少林寺,而是決定回家探親。雖然許世友是俗家弟子,但想回家被視爲六根未斷,當時的住持高義禪師不同意,於是用言語激他:想要回家,除非打出去。沒想到許世友真的這麼幹了,連闖四道關卡,打倒了幾十人,衝出了山門。

許世友下部隊時和戰士們講述在少林寺的經歷

後來許世友參加紅軍,不少老戰友都知道他的過去,喜歡親切的叫他“許和尚”。他憑藉着自己高超的武藝,先後九次參加敢死隊並擔任隊長。有時候就僅憑一個大刀片甚至赤手空拳對敵,而敵人經常是被他一拳斃命,這使得許世友在敵人口中“兇名遠播”。

論起武術,許世友是絕對的行家,他的拳腳都不是表演用的花架子,每一招一式都是要命的殺人技。正因爲如此,他纔是內行看門道,當看到李小龍的表演後,他讚不絕口,說:“拳腳犀利,有真功夫,有股子狠勁。”

《精武門》中,李小龍痛打日本武士

1982年,電影《少林寺》上演了,這下又勾起了許司令的許多回憶,他看完電影后,對自己的警衛員說,“這個小孩子(李連杰)我幾年前看過他的武術表演(1975年12歲的李連杰獲全國武術冠軍後,專門進京做了一次彙報表演,許世友也在場),基本功很紮實,是個好材料。”

除了欣賞李小龍的真功夫,老將軍更欣賞的是他在電影裡表現出來的不懼壓迫、不甘受辱、奮起反抗的鬥爭精神。這不正是老將軍一生爲之追求的嗎?或許這比真功夫更能打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