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地獄中南部、偏鄉榜上有名 學者指出這三大原因

交通部去年道安數據顯示,中南部、偏鄉縣市車禍死亡率相對高,凸顯行人地獄榜上有名。圖/本報資料照片

交通部去年道安數據顯示,中南部、偏鄉縣市車禍死亡率相對高,凸顯行人地獄榜上有名。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分析,城鄉差距、「機老酒」肇事族羣,以及因首長施政取締不夠嚴格,以致民衆把紅路燈當參考用的心態作祟,都是可能其中因素。

民衆黨立委邱臣遠今天在臉書發文指出,根據交通部公佈的去年道安數據,對照各縣市人口,推算出每10萬人口車禍死亡數據,總共有16個縣市超過10人,全國幾乎三分之二縣市,淪陷爲交通地獄,直轄市更佔了4個,最嚴重的前三名分別是臺南市、高雄市及桃園市,這三都去年都是民進黨執政。

邱臣遠說,非直轄市有4個縣市達到最嚴重等級的25人以上,分別是屏東縣、臺東縣、嘉義縣及雲林縣,死亡數是臺北市的6.21倍、新北市的3.5倍以上,這些都是道安最嚴重、最需要優先改善的縣市,交通部卻沒有勇氣呈現,更拿不出具體對策協助地方改善。

張勝雄受訪表示,臺南市、高雄市及桃園市、屏東縣、臺東縣、嘉義縣及雲林縣,這些地方發生事故機率高,確實是事實。

不過,他指出,臺中市、花蓮縣、臺東縣的問題,也同樣嚴重,真正有關的狀況,不是縣市執政首長所屬黨派,首長個人領導作風纔是關鍵。有些縣市首長擔憂嚴格執法惹民怨,便可能選擇減少,如此也會造成民衆不尊重法治,坊間纔會有在中南部「紅綠燈當參考用」的說法,就連首善之都臺北市仍有這類問題。

張勝雄認爲,城鄉差距可能是其中因素,在臺南市中,舊臺南市與臺南縣,是臺南縣的事故死亡率較高;高雄市中,舊高雄市與高雄縣,則是高雄縣較高;因此,隨着縣市合併平均值就會一起列入計算。

此外,公部門所言的「機老酒」(機車、老人與酒駕),確實可能是部分縣市事故率高原因,因此當地機車使用率高,以及很難叫計程車的縣市,其酒駕比率也相對較高;不過,交通問題要武斷推論是哪個因素,聽來都有點道理,但若細緻追究分析數據,卻又不見得是必然關係。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