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爲新時代的硬道理。旅遊產業日益成爲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徵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如何以新質生產力爲指引,是其適應新形勢、完成新使命、實現新發展的當務之急。

對旅遊新質生產力的戰略認知

新質生產力本質是先進,特徵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核心標誌是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結合旅遊產業,可從三個方面把握“新質”的基本要義。

從旅遊產業發展原則理解“新質”。一是堅持守正創新。守正守的是“基本盤”,是綠水青山、歷史文化、優質服務等。創新則是針對產業發展中的痛點,不斷推動傳統旅遊業態、產品和服務的全面升級,推動旅遊產業螺旋式進步。二是堅持提質增效。針對旅遊需求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趨勢,增加產品與服務供給,創造更多旅遊精品、名品。三是堅持融合發展。在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的基礎上,推動“文旅+百業”“百業+文旅”,促進業態融合、產品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交流融合,切實構建主客共享、近悅遠來的文旅新格局。

從旅遊產業發展內涵上理解“新質”。技術革命性突破方面:堅持以用爲本,以客戶美學體驗爲出發點,加快推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旅遊領域的應用普及,以科技創新提升旅遊業發展水平。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方面:不僅用好勞動力、資本、土地等傳統生產要素,而且要培育數據、創意、環保、新營銷等新型生產要素,更要整合優化,使之配置爲新產品、新IP。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方面:瞄準未來旅遊產業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緊盯旅遊新業態興起,不斷拓展新的細分產業,提升產業整體附加值,推動高質量發展。

從旅遊產業發展特徵上理解“新質”。動力變革方面,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技術應用,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爲遊客帶來更爲豐富的獲得感。通過跨界融合,創造出更多元化、更具創新性的旅遊產品和服務,豐富旅遊業的內涵和外延,爲整個產業鏈注入新的活力。質量變革方面,由新質生產力拓展遊客新需求,重新定義旅遊業,同時利用新質生產力使傳統業態、產品得以升級,進一步強化文化傳承,給遊客帶來更便捷、更個性化的旅遊服務。效能變革方面,將傳統資源與現代元素相結合,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旅遊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品牌影響力,推動行業的國際化發展。

對旅遊新質生產力的認知誤區

標籤概念論。對旅遊新質生產力存在誤解,認爲局部技術應用、設備更新、創新做法已是新質生產力,將發展新質生產力片面理解爲以科技包裝求新求異,在盲目求“新”中忽略了“質”的本質。

與其無關論。狹隘地將新質生產力的應用專屬於某些產業,忽略了新質生產力是指導所有經濟發展的先進生產力理論,忽略了旅遊業日益成爲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這一判斷和事實。

以快制勝論。對自身認識不清,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對市場趨勢缺乏研判,盲目追求“亮起來、爆起來、嗨起來”,往往在大筆投資後產品下線、企業關門。

片面指標論。將旅遊新質生產力的產出效能片面理解爲經濟效益,卻忽略了“五位一體”的綜合效益,忽略了旅遊強國的戰略要求,忽略了其民生產業、幸福產業的綜合屬性。

科技決定論。將科技改變旅遊錯誤理解爲科技決定旅遊,忽略或嚴重低估文化、創意、機制等生產要素的綜合效能,忽略了遊客對心理共鳴共情的內在追求。

資源唯王論。未深刻理解新質生產力“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這一核心標誌,不能深刻洞察如今消費需求和供給動能的根本性變化,依然圍繞“人山人海吃紅利,圈山圏水收門票”的慣性思維經營發展。

旅遊新質產生力發展面臨的挑戰

發展質量有待提升。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中國文旅市場消費在穩步恢復,旅遊人數同比大幅增加,目前遊客總數已接近2019年水平,但人均消費仍有明顯差距,旅遊業發展的整體效能、質量亟待提升。

供需失衡。短視頻直播開闊了遊客眼界,遊客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便利,而且不再僅僅看重物質層面,更加註重精神需求,尤其是情緒價值,還有互動社交。反觀供給端,旅遊產品同質化嚴重,千城一貌、設施老化、內容匱乏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觀。2022年遊客消費支出從高到低依次爲住宿、餐飲、景區門票、購物、娛樂、交通和科教類,景區二次消費產品和精神需求類產品明顯不足。

快速迭代。從旅遊產品傳播看,“熱點”頻出、“頭條”不斷,各方評論冠以新趨勢、新潮流、新業態,或者新文旅、新時代、新未來,但是很多現象和概念還沒來得及沉澱,便快速迭代。95後、00後已經成爲旅遊的主力軍,超過了遊客的一半,其度假旅遊需求飄忽不定,且類型多樣,迭代之快前所未有,他們可能爲了一種美食、一個民宿、一條街,就會“說走就走”去打卡,在時間和價格雙重衝擊下,前期研發、設計投入、中期運營均對旅遊經營主體構成較大壓力。

跨界衝擊。在當今“無處不文旅”、“生活即文旅”的大文旅時代,不論“文旅+”還是“+文旅”,都難以完全覆蓋文旅需求和各種資源關係。各類經營主體蜂擁而進,多頭競爭,特別是資本、技術和創意驅動的新型旅遊經營主體讓旅遊市場的“原住民”有一種“被融合、被替代”之感。如何平衡新舊經營主體關係、有序融合形成全力,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已成爲旅遊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必答題。

數字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現在:一是技術手段單薄,缺乏對新技術應用的深度理解,對文旅產品中的科技元素挖掘還不夠深入,特色不夠鮮明,相關產品缺乏體系化和關聯性。二是有科技缺創意,僅停留在“堆砌技術”的階段,忽視了科技與文化、旅遊內容的深度融合。三是大數據、雲計算的廣泛運用,可能帶來信息泄露、網絡攻擊等,嚴重威脅消費者的隱私和數據安全,也給旅遊產業帶來了消極影響。四是中高端人才支撐不足,科技賦能文旅產品的能力不足,高端專業技術人才更是稀缺,使得科技創意與科技賦能水平落後於產品培育的需要。

企業戰略失當。一是重建設輕運營。缺乏“運營前置”思維,過分關注於中標拿項目,注重建設投資,導致投資收益風險敞口巨大。二是重營銷輕產品。過分注重營銷帶來的宣傳效果與短期流量,在產品打造方面缺乏工匠精神。三是重管理輕業務。很多文旅企業裡的行政管理人員仍然習慣用行政手段採取“逆週期”操作去解決業務問題。

對文旅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路徑思考

第一,加強理論研究。多彩多元多維的旅遊業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其多樣性、多元化和多產業維度的經濟特徵,被很多地方當作拉動服務業發展的新引擎、新動能。針對當前存在的各種認知誤區和挑戰,許多業界人士呼籲加快建立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文化創意強、市場前景廣的旅遊新質生產力理論體系。理論研究應立足於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強化“旅遊爲體、文化和科技爲翼”的“一體兩翼”的理念。傳統觀光旅遊靠文物景觀的極致來吸引顧客,而旅遊新質生產力是依靠對文化的再挖掘、再開發、再創造來吸引遊客。旅遊新質生產力更重要的是打造未來空間的文化和旅遊融合,這是其區別於其他領域新質生產力的根本所在。

第二,推進以技術賦能實現融合突破,主要從四個方向發力:一是增強旅遊的便利性。許多手機應用都具有服務便利性的特點,比如定位功能、即時通訊功能。另外,出境遊、入境遊的主要障礙是語言不通。用現代高新科技打造的即時翻譯產品可以輕鬆完成即時翻譯的重任,這是以前不能想象的。二是提升旅遊的體驗性。這就要求以文化爲核心,增強遊客在場景中的沉浸感,主要通過光影技術、VR技術等高新技術手段去完成。尤其是要在西安、咸陽、開封等歷史古都應用這些技術,這樣可以實現文化的可體驗性。三是增加傳播性。當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現代文明交流互鑑,更多的是依靠互聯網、新媒體來實現的。四是增強智能性。開發智能旅遊設施裝備,加強對文化資源進行系統的數字化處理,建立全面的文化資源數據庫,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運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者行爲,爲旅遊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提供科學依據,實現精準服務。

第三,完善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在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優化組合”方面,勞動者是排在第一位的。發展旅遊新質生產力,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必須系統高效地研究人才選用育留和創新激勵方式,激發人才的活力和動力。在勞動資料方面,要特別關注對旅遊業作用日益凸顯的新勞動資料,創造使其能發揮更大作用的新場景、新產品。在勞動對象方面要主動求變,如在旅遊專列、水上酒店、低空設備、軍事主題等方面爲遊客創造全新的體驗。再比如,全國範圍內的民宿、露營地的興起、風景道的建設,全國範圍內旅遊文化演藝、賽事的興起,是“食”和“娛”生產資料獨立化發展的結果,也是勞動對象的“質變”。

第四,加快文旅產業的深度轉型升級。“文旅思維”在技術的推動下,催生相關產業的裂變,進而拓展整個社會消費規模和產業空間。與“文旅+”或“+文旅”不同,運用文旅思維可以改變相關產業的商業模式、產業活力、產業規模。比如,以文商旅思維經營商場,並非是開闢一塊空間去接待遊客,而是要構建文旅IP、文旅場景、文旅活動,拓展商場吸引力,最終真正獲得利潤的還是商業,其實質是利用文旅思維改變整個商業的產品模式。同理,還可以將文旅思維運用到文交旅、文教旅、文體旅等領域,或將產生億萬級的產業規模。

第五,打造與旅遊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政府要積極做好正確的產業政策引領,引導社會各界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利用現代技術,理性有序、穩中求進地開展合作共創,支持旅遊企業向“專業化、特色化、智慧型”方向發展,向市場剛需、產品爲本、服務制勝迴歸,力避“一哄而上”“一鬨而散”。聚焦旅遊場景應用,鼓勵潛力企業打造具有新質生產力標識的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擴大智慧旅遊有效供給。健全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改善旅遊消費體驗,推動旅遊消費提質擴容,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完善節假日製度,支持金融機構依法依規創新旅遊消費支付方式,推出更多旅遊惠民措施。着力提升文旅從業人員學歷水平,探索人才培養模式,落實技術、創意、數據要素參與分配機制,爲旅遊新質生產力發展、要素集聚,創造良好環境。

第六,發揮文旅央企的骨幹作用。爲充分發揮旅遊央企在旅遊產業的強鏈、延鏈、補鏈中的作用,應該從三方面提升自身能力:首先,從文化角度,必須具有相關文化生產力、核心文化IP和相關知識產權,不能僅關注項目和產品數量的累積;其次,要切實形成足夠強的業績支撐力和行業引領力,凝聚行業經營主體,形成平臺型企業,對文旅目的地進行整合開發;再次,創新平臺上相關企業的合作模式,從上游到下游,形成一個緊密的銜接機制。以上三方面,均離不開相關部門和政府的支持、授權,特別是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在政策、土地、基礎設施、投融資等方面賦能。

(作者系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