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兩岸通水 生物多樣性、水資源韌性藏危機

在金門捕獲的紅鰭鮊(總統魚),個頭相當大。圖/陳光耀提供

紅鰭鮊隨大陸原水進入金門水域,不但造成金門保育魚種「大鱗梅氏鯿」生存危機,也再次爲臺灣生物多樣性拉響警報;這次事件除了凸顯兩岸通水缺乏周密的生態安全思維,更讓人擔心金門高度依賴陸水,而不思建立在地水資源韌性的潛在危機。

金門因降雨不平均,加上氣候變遷催化,枯旱頻率提高,不得不從大陸引水。

而通水六年來,陸水已佔金門自來水廠日常供水總量的八成二,民生用水依靠地下水的佔比逐年下降,從開通初期的六成八降至僅百分之五,金門人更能放心飲用水,也能涵養地下水。

但高度依賴陸水,恐讓金門忽略改善水資源韌性的重要性,例如引陸水至今,金門地區湖庫水的取水比率從百分之卅降至百分之六點七,不但未能有效利用在地水資源,也不符合當初縣府向中央提出的自有水源佔比七成、陸水佔三成的原則;也因爲水花錢買就有,自然更不太在意湖庫浚深、水源區保護、施做保水設施等永續在地水資源的多元作爲。

從生態角度觀之,當年應預知越域引水有可能夾帶魚苗、魚卵到金門,但過濾原水的濾網設計成了破口,甚至在枯旱期間爲了搶救湖泊、水庫瀕危的生態,引進的陸水直接排入湖庫「救命」,造成外來魚種登堂入室,族羣繁衍恐將失控,要靠日後的人爲移除手段,將是耗費心力又花大錢的一筆開銷。

此外,紅鰭鮊其實在臺灣本島是原生種,到了離島金門,卻成了威脅弱勢魚種的外來種,但多年來,民衆完全沒意識到這般「一國兩種」的情況,也不見政府在本島與離島之間撒下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安全網。政府亡羊補牢,不能再錯過時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