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賴醫師請給臺灣一帖執政良藥

醫師出身的準總統賴清德,能給臺灣一帖執政良藥,還是依舊撒錢治國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從勞保財務危機到農業產銷失衡,再到大學學雜費凍漲衝擊高教,這些攸關勞工老本、農業和教育大業的危機,蔡政府一貫解決招式就是補貼。但撒錢只能短期救急,形式上看似暫時解決問題,卻是凸顯政府無能,僅剩便宜行事的拖延,無法藥到病除。

醫師出身的準總統賴清德,能給臺灣一帖執政良藥,還是依舊撒錢治國病?

早從二○一七年、蔡政府上臺後隔年,勞保基金即出現當年保費收入首度不夠支應給付的吃老本警訊。這年,蔡政府雖在行政院長林全任內提出勞工保險條例修正草案,但草案隨後送到立法院,賴清德繼任閣揆推動不力,勞保年改無疾而終。

勞保基金就這樣在蔡政府手上連七年入不敷出,而蔡政府僅從二○二○年起由政府撥補勞保基金。補貼雖能表面救急、拖延破產年限,卻無法改變勞保收支持續失衡的結構性問題,勞保財務病兆要根除,勢必得動刀年改,基金財務才能永續、健全。

蔡政府任內也年年撒幣救農產,蔬果漁產歉收要補貼,豐收價格不好要補貼,連雞蛋供需失衡進口也要補貼,更別說遭大陸禁銷,更要撒錢「全民吃鳳梨」、「班班吃石斑」,以致補貼費超支成常態,農漁民、消費者短期雖皆大歡迎,卻是全民埋單。

補貼惡果更對長期農業體質、農產韌性毫無幫助,反致產銷失衡無限惡性輪迴,農漁產抗災抗蟲害、抗市場變動的體質、多元外銷路徑的開發,還是脆弱。

解凍大學學雜費,校長們更從蔡政府上臺疾呼到下臺,喚來的卻是今年起補助私立大專院校學生學雜費,學校收進的錢一樣,經費不足仍是高教發展一大絆腳石。

共通問題都在民粹治國,民粹背後是政府無能。民進黨怕心中最軟的勞工、農漁民、年輕人跑票,所以不敢勞保年改、不敢調漲學雜費,也不能讓農民賠本。但補助固選票僅是一帖麻藥,病痛暫消,結構性病因卻仍深存,勞保虧空、高教品質惡化、農漁產體質脆弱的惡果,最終還是勞工、農漁民和年輕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