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國安會諮委黑官體制 最佳酬庸去處

外傳林飛帆將進入國安會擔任要職。(本報資料照片)

林飛帆政治仕途一路扶搖直上,2023受黨欽點出徵北市立委選戰,卻因Me Too事件處理疏失退出戰場,當時林飛帆稱「應以更高標準負起政治責任」。時過境遷,傳出林飛帆將「斜槓」進入國安會,攤開他的履歷,與國安會執掌業務八竿子打不上關係,卻要領着年薪300萬,直逼部長級。

先不論官途多令人「稱羨」,賴清德的臺獨形象已讓兩岸緊張,現再加上林飛帆過往的反中立場,又如何秉持「善意」與對岸交流?

國安會諮委未法制化、黑官等討論早已多時,以內規自訂有給職,就連當時立委、現任臺南市長黃偉哲都曾質疑諮委薪水比照部長,比副秘書長還高,每人都有配車上下班等,痛批是紊亂體制。

立法院預算中心也曾指出,國安會有關諮詢委員規範,僅明定人數,至於諮詢委員的性質、職務、有給或無給等與組織相關的事項均未規定,恐未符法律明確性原則。

當時綠營羣起痛批的黑官體制,卻成爲現在最佳酬庸去處。國家安全會議是總統決定有關國家安全之大政方針的諮詢機關,林飛帆並未實際擔任過任何公職,洋洋灑灑的履歷,實在看不出他若進入國安會能有什麼貢獻?

再者,國安會肩負兩岸關係,林飛帆身爲太陽花學運領袖,反中形象鮮明,如果人事案成真,恐將給北京錯誤訊息;另外林飛帆在過去香港反送中運動時,與許多反中民運人士友好,長期戴着有色眼鏡的情況下,又如何能平心而論兩岸事務,替全國人民找到和平之路?

回過頭來看林飛帆當時退選所說的「應以更高標準負起政治責任」,着實諷刺,原來更高標準,指的是薪水、權力的更高標準,倘最終人事如傳言成真,全民對賴政府的不信任將再添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