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國防安全不是軍備競賽

我國擬向美國購買的陸基型魚叉飛彈(Harpoon)。(摘自波音官網)

蔡政府上任4年餘,美對臺軍售有9筆,約175億美元。馬政府執政8年,軍售共4筆,約201億美元,差距拉近。美方先前所稱對臺7項軍售,現已宣佈4項,還有3項,若全部定案,說不定數字已追上馬政府8年的採購金額。蔡政府任內能花多少錢買武器,應有個底線,非任美方予取予求。

以美方目前公佈的軍售金額,蔡政府每年平均軍購金額達39億美元,馬政府任內每年約25億美元,扁政府約10.5億美元,李故總統任內約是每年13.5億美元,顯示蔡政府軍購金額相當驚人。

尤其,蔡總統上任後,要求軍方重新制訂軍事戰略,由於兩岸資源懸殊,臺灣屬於弱勢一方,我方不做軍備競賽,也不再打傳統的消耗戰,因此國防部訂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軍購金額就應有所限制,不該照單全收。

再者,往年漢光實兵演練,從未見過軍方演練都市叢林戰相關科目,國防部把軍事戰略改成「重層嚇阻」,強調層層消滅敵人後,漢光開始演練城鎮戰,這周的戰備周重點在城鎮做戰力保存;近日後備提升方案,也是準備讓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做城鎮戰訓練。

這些訊息透露,當前兩岸軍力失衡,我方軍力想要壓制中共的海空軍,於臺海取得優勢已無可能,國軍也認清這個現實,加上已無意與中共軍備競賽,因而將防衛臺灣重責,最後託付於地面部隊,當來犯共軍上岸後,將之「一層層消滅」。

如果「重層嚇阻」是代表蔡政府死守臺灣的決心,在都市游擊戰中,不惜戰到一兵一卒,讓共軍即使拿下,也只是座廢墟,兩岸若真走到這一步,將是一場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