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越南設廠的美麗與哀愁

既然赴越南或世界任何一個地方設廠的成敗,大多數在臺灣電子供應鏈業者自己身上,考量的點不外乎就是勞動力充足與否、工資高低、當地基礎建設、勞工好不好管理、語言與文化差異性有多大、當地供應鏈完善程度等。

綜合起來,越南北部是臺灣電子供應鏈的首選,首先,三星智慧型手機工廠落腳於北越已經有14年,是三星全球最大的手機工廠,三星在當地訓練出許多產線工程師、建立起當地的電子供應鏈,當地勞工很熟悉電子業的運作模式,北越的基礎建設也是爲了滿足三星而很完整。

而且,越南北部距離臺商電子供應鏈大本營中國夠近,貨車從華南、華東出發,短則1~2天、長則3~5天,就可將無法立刻在北越當地建立起供應鏈的零組件,由中國運至北越,怎麼看都是電子業臺商赴越南設廠的完美地點。

但是,也因爲三星在當地發展已久、規模龐大,已經吸納當地大部分的勞動力與產線工程師,中國又有許多大型的蘋果供應鏈如立訊、瑞聲等先後落腳北越,北越勞動力恐怕已無法應付臺灣大型代工廠進駐。

加以越南國土非常狹長、交通基礎建設不佳,也限制勞工「北漂」的意願,以越南相對比較貧窮的中越地區爲例,雖然離北越不遠,但大部分中越的勞工反而寧願「出國賺外幣」,都讓臺灣電子供應鏈如果現在纔去北越設廠,光是招工就令人頭疼。

至於南越則是傳產業工廠大本營,在傳產工廠多年發展後,能蓋工廠的腹地已不算很夠,更大量欠缺電子業所需的生產線工程師,遑論電子業供應鏈,去南越設廠一切都得重來之外,曾在越南投資的傳產業者則笑說,傳產的工人如果讓他們改做電子業產線上的工作,「教很久還不見得教得好」,這是赴南越設廠必須面對的另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