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強升至一年半新高 科技廠「匯」心痛

▲進入第四季股匯雙漲,也讓美元計價科技大廠獲利可能因匯率受損。(圖/資料照)

記者周康玉臺北報導

進入第4季以來,臺幣兌美元已強升2.7%,兌人民幣同步上升、近三個月升1.91%,讓以出口爲主的科技大廠第4季獲利增添變數,恐怕要因匯損心痛了。新臺幣今(30)日持續升值逾一角,最高來到30.095元兌1美元,收在30.135兌1美元,創1年半新高。

新臺幣自第3季以來就呈現漲多跌少的趨勢,爲了避險,科技業大立光臺積電、鴻海等指標廠都嚴陣以待;以美金計價的代工廠也同樣緊盯住手中美元部位

以代工廠英業達爲例,第3季受到新臺幣兌人民幣貶值拖累,拉低單季稅後淨利季來到10.64億元,季減22.05%,年減32.31%,爲2017年第二季以來低點

王大立光第3季則受到人民幣單季貶值4%,匯兌損失達7.85億元,侵蝕每股獲利約5.85元,超越了半個股本

就連權值股王臺積電也因爲匯率有慘痛經驗,臺積電在2017年因臺幣狂升值,全年少賺了60億元,相當於一家中小型企業的全年營收

外匯專家李其展表示,企業財務操盤手都知道避險兩大方法,就是遠期匯率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NDF),但很多廠商沒有真的用此兩方法避險,主要也是擔心可能付出避險成本,也就是說,萬一今天台幣重挫,不僅沒有從匯率賺到錢,還付出了成本。

李其展表示,只要股市續漲,新臺幣就會續強,目前觀察,股匯市仍是持續往「好」的方向走,科技廠仍要咬緊牙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