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間電價上路 鋼鐵業轉移用電最多

經濟部表示,爲促使用戶減少夜尖峰用電及汽電共生業者改於夜尖峰發電,今年起實施新尖離峰時間電價,預估可抑低夜尖峰用電至少50萬瓩,相當1部中火機組,有助於供電穩定,整體尖峰時間維持6小時不變,因此全天整體平均電價不受影響,實際結果與預期相同。

臺電今年度開始實施新時間電價,新尖峰調整爲16至22時,9至16時、22至24時爲半尖峰,離峰則調整爲0至9時。

經濟部官員表示,過去舊型的時間電價是爲因應當時的用電尖峰在白天,爲分散用電,因此夜間用電價格會比白天便宜,帶動企業把生產排程移往夜間,但現在白天的太陽光電裝設數量已達一定規模,大部分時間足夠因應白天用電尖峰,反而是夜間的用電量持續增加,但晚間沒有太陽光電,需要把尖峰用電時間挪移回中午。

根據統計,新時間電價上路後,減少最多的產業是鋼鐵製造業,總減少13.7萬瓩,其次是非鐵金屬及金屬製品製造業減少6.3萬瓩,其他還有塑、橡膠製品製造業、化學原材料及製品製造業、化學原材料及製品製造業等行業都有明顯的轉移。值得注意的是,像是半導體及部分產業,由於屬於全天24小時生產,產業移轉效果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