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金融基金會:AI高齡自駕行不行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指出,根據交通局統計,臺北市仍有1萬3,046位90歲以上高齡駕駛持有駕照,這樣的數據不禁讓人想起三年前開始實施的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其中規定自2017年7月1日後滿75歲的駕駛須強制換照,但對於規定發佈前已經滿75歲者(如上述新聞當事人),則無強制換照規範,着實令人不解。

科技進步,人工智慧加上各種censor,正使駕車成爲輕鬆愉快的經驗,在此情形,應可利用其他輔助標準來維持高齡者駕駛權利及交通安全,其中,數位時代不妨利用科技來達成這些目標。

各大車廠在車上也配置更符合銀髮族的輔助配備,像是Ford的第三年齡套裝(Third Age Suit)穿戴裝置,透過模擬人類老化後的身體狀態進行研發,推動更好的汽車設計:更加輕鬆開啓的車門、更易閱讀的螢幕畫面以及經過調整和改善視野的後照鏡。日本豐田汽車也於幾年前就全力研發能增進行車安全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因應老年社會。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指出,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以自動駕駛吸引許多投資者的目光。全球最大網購商亞馬遜,也傳出同意以超過10億美元,收購無人駕駛汽車初創公司Zoox,以擴大亞馬遜在自動駕駛汽車技術領域的影響力。

根據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的分類,自駕車分爲0至5級,而真正要「無人」上路,須達第4或5級。

2018年8月東吳大學企管財經講堂舉辦的研討會,針對臺灣環境有一項結論:我國應以研發自駕汽車帶動相關技術乃至感測設備的升級,如能研發至第3級,就可配合「有人」駕駛,大幅提高行車安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老化實驗室(AgeLab)主任柯林曾表示,自駕車可能有助於縮小高齡化社會的行動落差。以臺灣科技實力,尤其是感測方面的技術,發展至第3級應無困難,交通部在制定高齡駕駛制度前,若能與經濟部密切溝通,在計劃中納入高齡者如果駕駛SAE第3級車輛,可有換髮限制駕駛特定車款的駕照選項,或可減少對於高齡歧視的爭議。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指出,全球正邁入高齡化社會,根據國發會預估,臺灣總人口將在2022年首次出現負成長,到2065年,全臺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達到41.2%,也就是每十人有四位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口,而其中四位就有一人是85歲以上的高齡老人。

根據CNBC報導,美國、荷蘭、法國與西班牙等,正計劃將退休年齡延至67歲,顯示在高齡化社會下,政策及社會福利制度,例如高齡者用車政策,皆需要因應調整。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指出,政府制定了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立意良善,但除了上述75歲以上年長者反而豁免的奇怪邏輯外,似乎還有值得探討的地方。

高齡化社會,退休年齡紛紛提高,用車需求年齡理當有所提高,綜觀各國多以身體狀況作爲是否可駕駛的判定標準。爲確保年長駕駛者的交通安全,英國要求超過70歲的駕駛者每隔三年需聲明沒有心臟病或癲癇等症狀,韓國則需通過認知能力檢測方可繼續持有駕照,日本超過75歲者在更換駕照時需老年癡呆測試,而德國則完全無相關限制。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指出,隨着醫療發達,銀髮族會愈多,在少子化下,需要更多的自主獨立生活,這是未來社會愈需被重視的一環,高齡是每個人都將經歷的一個過程,如何提高科技水準增加行車安全,並同時維護年長者的尊嚴,在強制換照制度,應該可以提供換髮限制駕駛特定車款的駕照選項,也讓符合身心標準的高齡者,仍有享受用車的自由及安全,以提高其獨立的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