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趨勢丨碳化硅的新戰役和新戰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駱軼琪 廣州報道

當前,飛速發展的碳化硅市場一方面出現了降價競爭態勢,另一方面新的市場應用也在次第出現。

二級市場預期也有所變化。大約一年前的2023年7月,全球碳化硅材料巨頭Wolfspeed股價還在70美元/股左右,至今已回落至23美元/股左右。

這可能跟該公司近期財報表現不佳,資本市場已經失去信心有關。而國內市場的碳化硅玩家也在積極競速,尤其在國內整車廠的需求推動下,似乎後者也更具備競爭空間。

“個人認爲長期來看,由於國內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更具備發展沉澱,這作爲碳化硅目前最大的應用落地市場,也就意味着國內碳化硅產業發展具備更好的發展土壤。雖然目前國內相比歐美主要國家的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但相信隨着國內陸續完成技術可靠性驗證,很快就會發展起來。”一名碳化硅產業公司的高管如此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除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落地外,新需求也在出現。前述高管指出,AI服務器和低空經濟都是頗受看好的下一個應用市場。

新戰役

隨着碳化硅產業鏈的相關產能逐漸豐富,以及最大應用場景新能源汽車的驅動力,全球碳化硅市場正迎來變化。

某種程度上這也導致了Wolfspeed股價被看跌。前述碳化硅廠商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由於在行業內率先推動8英寸碳化硅晶圓量產,Wolfspeed步子邁早了些,且該公司原本是材料供應商,其轉爲晶圓製造廠商也面臨一定經驗不足的難題。

這導致較長時間內,Wolfspeed引以爲豪的8英寸碳化硅晶圓量產能力,其產能利用率一直不高。在6月24日,該公司披露稱,其位於莫霍克谷SiC晶圓廠的晶圓開工利用率已達20%;預計到2024年底,莫霍克谷晶圓廠可將晶圓開工利用率提升至約25%。這意味着此前很長時間,公司產能利用率都僅在低位波動。

前述高管還指出,Wolfspeed被看衰的另外原因就在於,目前碳化硅器件市場的最大應用場景是新能源汽車,而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市場無疑在中國。隨着中國更多碳化硅產業鏈正在技術競速,國內相關產品價格在快速下滑,導致Wolfspeed的產品競爭力正被消磨。

碳化硅整個產業鏈都在降價,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受應用需求所驅動。

近日在由芯謀研究主辦的第三屆IC NANSHA大會上,瞻芯電子COO陳儉分析道,應用方面市場更期待用更低成本買到更好的產品。因此碳化硅產業也需要順應新能源汽車卷價格、卷技術、卷配置的行業趨勢。“到明年底,我們新一代產品推出後,成本可以進一步降低15%。這有賴於上游廠商的‘卷’,碳化硅襯底近期出現降價,否則還難以達到這個目標。”

陳儉坦言,目前碳化硅器件市場正由海外頭部廠商率先開“卷”,“代理商報價和年初相比直接降了一半,我們要做好準備。他們可以依靠技術創新帶來成本降低,還有質量承諾,如果不和他們共同競爭,就只能認輸出局。”

中科匯珠董事長宋華平也指出分析,整體來說,在行業做好技術的同時,價格也在很快下沉。“2024年外延片+襯底價格跌到了5字頭以下,1200V價格戰很迅猛。但這個價格戰不得不打,不打將無法對技術進行提升。我們不僅要做新技術,在傳統外延產品也下定決心陪着大家一起卷。”

如何應對這次新的競爭態勢?陳儉表示,短期的確面臨階段性需求偏低、庫存偏高的態勢,碳化硅產業鏈均面臨這一挑戰。但長期依然看好碳化硅器件的應用進程。

在此情況下,就要做好公司運營的“三角”(成本、交付、質量)。“向左走是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擴大規模、法律護航技術專利;向右走是偏保守的路線,降低質量、以次充好。我們選擇一種長期發展路徑,所以打法就是向左‘卷’。”陳儉舉例道,在襯底創新方面,可以探路液相法、切磨拋、剝離技術;外延技術創新方面,可以發展快速生長、缺陷工程、超級結外延等路線;此外在製造工藝、封裝技術、設備等多個產業鏈環節都有進一步突破空間。其中與上下游聯動合作開發是一條重要路徑。

陳儉還提出,國內碳化硅市場也要向高端化趨勢學習。因此不能忽視在標準和專利方面的“卷”,寧德時代開展技術授權就是這類典型。現在的轉變是已經看到該領域出現專利公司。

新戰場

碳化硅作爲第三代半導體的其中一種,備受關注就是因其獨特的物理特性。

芯粵能CTO相奇分析,隨着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步伐越來越快,中間出現大量能量轉換需求,由此出現對功率半導體產品的需求。同時AI產業快速發展,大算力的背後需要大量電力支持,這就需要更爲有效地使用清潔能源。能源變革趨勢下,碳化硅因其材料特性很適合做功率半導體產品,由此迎來發展機會。

雖然目前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整體成本比同類硅器件要高,但相奇分析道,前者應用落地實際上能帶來系統性成本降低。“原因在於,碳化硅的一個特性是開關速度比較快,在很多系統級應用中,利用這一特性,可以大幅減少無緣器件的使用,也就是可以減少電容、電感的使用量。”

此外就是隨着前述價格競爭持續,將意味着有更多產業有意願採用碳化硅這種新材料產品,有利於進一步擴大其應用市場。

第三方機構統計顯示,碳化硅應用領域中,至今新能源汽車仍然是最大應用市場,目前其大概佔比在70%,其中主驅驅動器是最大單一市場,佔新能源汽車市場當中的90%。

由於海外廠商率先在該領域發力,國內廠商目前不少正在開展相關產品的車規級安全、可靠性認證過程,因此被海外抓住了先發優勢。前述高管對記者表示,預計大約在今明兩年,可能將迎來國內碳化硅器件產品“上車”元年,此後就面臨與海外廠商直接競爭,國內產業鏈需要形成發展合力,應對市場競爭。

相奇援引第三方數據指出,麥肯錫去年10月統計顯示,目前全球97%的碳化硅供應來自歐美日公司,中國公司目前還未進入頭部陣營,“我們希望不要在這3%中‘卷’,而是要把這3%做到30%,這纔是‘卷’的方向。”

更受關注的是待挖掘的新市場。相奇指出,除新能源汽車之外,風、光、儲、高壓輸電都是碳化硅當下主要的應用場景。最近有兩大潛在市場值得關注:數據中心和低空經濟。

“低空飛行器有人說比新能源汽車更適合碳化硅的應用,因爲低空飛行器對成本沒有那麼敏感,在可靠性設計、系統設計上的自由度會比較大,可以做一些冗餘設計,使得可靠性問題也更容易解決。所以低空經濟是一個我們非常期待的潛在碳化硅應用市場。”他續稱。

集邦諮詢分析師龔瑞驕也認爲,爲滿足更高階的AI運算,芯片功耗不斷增加,對服務器電源的功率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碳化硅、氮化鎵已成爲優化能源效率的關鍵技術之一,近年來相應需求顯著大增。

對於行業後續的發展思路,陳儉分享道,首先要注重標準、專利建設,知識產權是對公司長久發展重要的護航工具。其次上下游產業鏈間可以探討合作和定價模式,通過合理定價讓上下游共贏,是諸如電驅類芯片發展面臨的命題。此外要重視建立合作平臺,目前北京、上海都在探討相關工作,如何令其強大且有效對產業鏈發展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