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聯儲通訊社:美聯儲這次對降息很謹慎,是因爲害怕重蹈覆轍

美國5月CPI數據顯示通脹已顯著降溫,然而美聯儲FOMC會議放鷹的信號讓市場頗感意外。美聯儲並未跟隨“全球央行降息潮”的步伐,利率決議依舊按兵不動。

美聯儲點陣圖仍然顯示今年只會降息一次,對於利率政策路徑美聯儲仍然猶疑不決。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知名財經記者Nick Timiraos暗示,美聯儲對此次降息尤爲謹慎的態度背後,或是美聯儲官員們對經濟與通脹數據歷次決策誤判後的“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

害怕重蹈覆轍,降息還需要更多信心!鮑威爾講了20次“信心”

隔夜利率決議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佈會上強調,今年迄今的通脹數據還不足以給美聯儲降息的信心,需要更多數據提振信心。

Nick Timiraos在最新的文章中指出,美聯儲因爲過去犯下的錯誤而謹慎行事。美聯儲非常關注月度通脹數據,因爲過去三年裡,美國經濟尤其是通脹數據一直難以預測,這可能讓美聯儲官員們患上“PTSD”。

過去幾年美聯儲不斷在通脹和經濟數據的判斷上栽跟頭。2021年疫情引發通脹升溫,然而鮑威爾等官員屢次強調,新冠疫情引發的通脹只是一種“暫時”現象,並未及時採取加息措施。當年11月,美國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漲幅爲4.7%上漲速度已經創下1990年代以來最快,但美聯儲又等了四個月才進行了首次“遲到的加息”,嚴重的誤判讓美聯儲的聲譽蒙羞。

2023年底美聯儲的官員們釋放出通脹將放緩的信號,鮑威爾公開討論降息議題。市場也掀起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Fed pivot)的預期。然而,今年一季度,美國通脹數據連續爆表,降息預期受到重挫,美聯儲慘遭打臉。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表示:“經歷過這樣的事件後,你會更加擔心自己的信譽。你不想再犯同樣的錯誤。”

由此可見,鮑威爾反覆強調降息需要更多“信心”也不足爲奇了。鮑威爾在新聞發佈會上使用了20次“信心”(confident/confidence)這類詞彙。鮑威爾說,“我們正在尋找一些讓我們相信通脹正在持續下降的證據。”

後續降息怎麼做?美聯儲:覈實再覈實!

需要不斷“信心”加持的美聯儲在利率決策路徑上會怎麼做?

“新美聯儲通訊社”Nick稱,鮑威爾對通脹的預測和降息的態度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信任,但需要(數據)覈實(Trust,but verify)”。從鮑威爾會議上釋放的信號來看,他看到了通脹放緩的數據,但他仍強調正在尋找更多證明通脹“持續下行”的證據。

不過,在Nick看來,美聯儲繼續等待與覈實通脹的做法可能會讓其陷入困境。等鮑威爾和他的同事們拿到證據確認通脹回落再採取行動時,想要避免更嚴重的就業下滑就會爲時已晚。鮑威爾在週三的發佈會上也承認了這一點。

鮑威爾說:“我們完全理解這其中的風險——而這不是我們的計劃,我們不會等到事情發生後再試圖去解決。”

除了等待進一步的通脹數據,Nick稱,對美聯儲來說,另一種選擇是等到經濟進一步疲軟後再開始降息。

也有觀點指出,美聯儲會效仿歐洲央行“鷹派降息”。高盛的經濟學家Hatzius表示,美聯儲最終可能會效仿歐洲央行的策略。Hatzius說,“他們(歐洲央行)現在邁出了一小步,但不會承諾進入一個寬鬆爲主導的週期”。上週,歐洲央行五年來首次降息,但並未承諾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這也被市場解讀爲“鷹派降息”。

對此,Nick在其文章中還舉例稱,1995年美聯儲前主席Alan Greenspan採取了一種特殊降息做法,在當年7月降息一次,之後並不是按部就班的降息,而是過了5個半月後再次採取降息措施。

Nick表示,鮑威爾將降息視爲一個十分重大的決定,但他卻淡化了降息確切月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