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推介 |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論

來源 |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雜誌

轉載請註明來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於今年7月召開,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突出改革重點,把牢價值取向,講求方式方法,爲完成中心任務、實現戰略目標增添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其中蘊含着豐富的方法論,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不得法則事倍功半甚至產生負作用”,“改革要更加註重系統集成”等。這些重要論述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理論遵循和方法論指引。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論

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李忠傑

摘 要: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新時代新徵程上的改革開放,將按照全面深化的路徑,朝着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邁出更大更堅實的步伐。面對這一新的偉大的系統工程,面對需要解決的大量問題,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要確保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人民羣衆希望的成效,無論在改革開放的頂層設計上,還是在改革開放的實際操作上,除了必須有一往無前的堅定意志、科學縝密的總體謀劃,還格外需要講究改革的方法論。因此,我們不僅要認真總結以往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而且要從新時代面臨的新任務出發,加強對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論的研究。

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 劉 偉

摘 要:宏觀政策的意義在於修復市場,中國之所以實現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是因爲市場力量的修復取得了成效,也就是宏觀政策、擴大內需政策取得了成效。市場需求的修復是經濟回升向好的關鍵,在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宏觀調控政策的出發點、落腳點才能聚焦到修復市場、培育市場力量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從以下方面着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實現財政支出政策和財政收入政策互相協調;進一步通暢市場流通機制,發揮貨幣政策效能;充分調動各方面市場主體力量,全面恢復投資需求;培育和壯大消費需求。

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華南師範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陳金龍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闡明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價值取向和方法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堅持以人民爲中心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價值取向,堅持守正創新、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更加註重系統集成、堅持破與立統一、謀劃和落實並重,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論。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辯證關係

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山東大學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研究員 徐豔玲

摘 要:時代不斷髮展,改革永無止境。實現新時代新徵程的目標任務,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在科學的方法論指導下方能行穩致遠,這就要求我們堅持頂層設計與摸着石頭過河的辯證統一、破舊與立新的辯證統一、膽子要大與步子要穩的辯證統一、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的辯證統一等科學方法論。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內蘊的辯證關係,對推動新時代新徵程上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具有重要價值。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問題導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任 潔

摘 要:堅持問題導向貫穿中國改革的全過程,改革就是在解決一個個問題中往前推進的。全面深化改革作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作爲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必須突出問題導向。要緊扣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根本方向,着力解決制約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問題、發展環境和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有悖社會公平正義的焦點熱點問題。

改革系統集成:理論意蘊與推進路徑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治理教研部國家治理理論教研室主任、教授 李軍鵬

摘 要:改革系統集成,是運用系統思維全面推進改革,是對各領域改革的系統集成。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改革系統集成的重要論述是推進改革系統集成的重要理論基礎。改革系統集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方法與推進方法,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經驗,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加強改革系統集成,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推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科技、教育、人才體制改革系統集成,圍繞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加強經濟體制改革系統集成,圍繞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加強放管服改革系統集成,圍繞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加強公共服務改革集成,圍繞建設美麗中國加強生態環保體制改革系統集成,以政策一致性評估、合法性評估與公平競爭審查爲抓手強化改革系統性、協同性與整體性。

學好用好“先立後破”的方法論

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洪曉楠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論問題,並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其中引人注目的一條方法論就是“堅持不立不破、先立後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先立後破”的方法論,並就重大改革與法律的關係、能源革命、綠色轉型、中國式現代化、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等問題對“先立後破”方法論作出論述;新時代新徵程,“先立後破”對於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普遍的方法論意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尊重規律。

選自 |《國家治理》雜誌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