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推「先mRNA,後科興」研究疫苗混打效用!1400人將參與測試

新加坡即將展開一項被命名爲「先mRNA,後科興」(SAM)的研究計劃。(圖/路透

記者葉睿涵/綜合報導

新加坡衛生部(MOH)將與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合作,讓第1劑施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過敏羣衆,在接種第2劑疫苗時,接受中國科興疫苗(Sinovac)注射,並檢測副作用,以深入瞭解不同的新冠疫苗產生的免疫程度是否有所不同。

據《海峽時報》與《早報等星媒報導,新加坡約有3600人在接種首劑mRNA疫苗後,出現過敏症狀。爲了更好地瞭解不同疫苗帶來的免疫程度的差異,MOH在7月1日宣佈,將與NCID合作,對有意願在第2劑接種科興疫苗的人進行監測與研究。

MOH證實,目前已有超過1400人表示有興趣參與這一項被命名爲「先mRNA,後科興」(SAM)的研究計劃,實驗參與者將在接種科興疫苗後的第1、3、7天接受問卷調查,回報自己是否出現任何症狀或反應

▲在新國施打科興疫苗意味着將失去許多福利,但仍有不少人執意選擇科興,一早就去排隊等候接種。(圖/路透)

新加坡目前擁有的疫苗分別爲輝瑞、莫德納和科興,不過由於政府認爲,中國無法就科興疫苗的保護力和有效性提供有力證明,因此尚未將科興疫苗列入國家疫苗接種計劃。儘管政府在6月初批准了24傢俬人診所使用現有的科興疫苗庫存,但政府並不完全承認其有效性。

想要接種科興的民衆除了必須自費施打外,也不能像接種mRNA疫苗的民衆一樣,享受政府給出的福利,而且在參加大型活動前,也不能像接種mRNA疫苗的人一樣免於檢測。不過《德國之聲》指出,即便如此,新加坡還是有不少民衆依舊選擇施打需要自費的中國科興疫苗。

爲了讓SAM計劃順利進行,MOH將實行「特別採用程序」(SAR),安排受試者到與政府部門合作的診所進行接種,以密切監測受試者施打後的狀況與是否出現副作用。

★《宇宙人外信》:中英日韓四聲道時事閒聊學單字

Spotify|KKBOX|SoundOn|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