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引領數據要素價值加速釋放
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王震)當前,數據作爲新型生產要素,已快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成爲價值創造的重要源泉。
如何以“新基建”引領數據要素價值加速釋放?在12月28日舉辦的“2024年人民財經論壇暨數字經濟大會”上,來自政府、企業、學界的嘉賓圍繞數據基礎建設、數據流通與應用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享。
“立足武漢實際,我們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爲工作主線,把數據資源使用好、數字經濟發展好、數字治理推進好。”湖北省武漢市數據局副局長薛童表示,一是夯實數據歸集、治理、傳輸、存儲、流通利用、安全保障等基礎設施的體系,爲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提供支撐;二是通過立制度、建生態、拓場景、助企業、促治理,加快釋放數據要素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爲經濟發展和城市治理持續賦能。
“一是利用央企能力優勢建立數據要素流通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二是通過推動智慧城市場景的開放,加強政企合作、企業間的協作。”北京市西城區數據局副局長馬振峰表示,西城區是首都的功能核心區,最大的優勢就是央企,要利用好央企的優勢。今年,西城區推動了20個智慧場景開放給企業,也梳理了企業的能力清單給政府各個公衆部門,讓企業和政府之間加強聯動,也推動企業和中央企業進行聯動。
“我們2020年出臺行動方案,開始全面推動數字新基建工作,除了狹義的數字基礎設施,還特別側重兩點:一個是應用場景建設,另一個是數字經濟發展。”上海市普陀區數據局副局長尹欣介紹,方案圍繞民生、治理和經濟發展各個領域,佈局了一系列的應用場景建設的目標和相關的機制。同時,把數字經濟發展作爲數字新基建的一個目標和動能。
“我們認爲,數據價值最大化還是要賦能產業發展。”關於如何推進數據高效流通,江蘇省泰州市數據產業集團首席執行官張俊表示,第一是強化頂層規劃和制度保障;第二是加強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第三個是推進數據的高質量供給;第四是數據賦能產業的發展。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全國數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數據治理標準工作組副組長洪延青表示:“從標準化制定的角度,我們想解決幾個問題,第一是不會共享,第二是不願意共享,第三是不敢共享。”在他看來,各地開展數據基建,推動數據開放、利用過程中,形成一個統一標準,將有利於數據更好地流動、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