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後遺症 美研究:年輕人更情緒化、抗壓性下降

美國最新研究指出,新冠疫情可能影響人格特質變化,尤其年輕族羣可能變得更情緒化、更容易感受到壓力。圖爲本土疫情期間臺北車站大廳人潮冷清景象。(本報資料照/黃世麒攝)

最新研究指出,新冠疫情可能影響人格特質變化,尤其年輕族羣可能變得更情緒化、更容易感受到壓力,合作性、信任感和責任心也都變低。諮商心理師指出,疫情之下的隔離政策造成大量使用網路,影響人際互動方式,不妨換個角度看待疫情和病毒,或許會發現過去忽略的事物。

全球新冠疫情趨緩,但病毒不僅在身體留下症狀,還可能影響心理健康。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醫學院今年9月在《PLOS ONE》發佈研究,針對7109位、18到109歲美國人民,比較疫情前(2014年5月至2020年2月)、疫情早期(2020年3月至12月)及疫情中(2021年到2022年),以神經質、外向性、開放性、親和性和盡責性等5項人格模型特質進行測量評估。

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在疫情前、疫情早期的人格特質間變化相對較小,僅在神經質有小幅下降;疫情前、疫情中相比卻發現,外向性、開放性、親和性和盡責性皆下降,變化約是標準差的10分之1,相當於大約10年的規範人格變化。

研究進一步發現,年輕成人的性格變化最大,神經質顯著增加,親和性和盡責性下降,而最年長的成年人組則沒有顯著變化。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胡延薇推測,較年長的世代可能經歷過生活貧困、醫療資源匱乏的時代,又曾遇過小兒麻痹、霍亂等疾病大流行,成功抵抗存活至今,當面對新世代的新冠肺炎病毒,能啓動搜尋成功適應的策略來因應;反之,年輕人生活經驗沒那麼多,危機準備度較低,帶來的衝擊較大,極有可能影響到人格特質。

胡延薇提醒,在疫情下別忘了關照自己的心理健康,透過檢視自我情緒,並嘗試各種找出適合自己調適情緒的好方法,主動與他人聯繫碰面,與真實世界恢復連結;不妨換個角度去看這新冠肺炎病毒,是否帶給自己什麼正向的改變,或許會發現過去所忽略的事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表示,防疫期間,大幅減少實際的人際互動及社交,社會連結變弱,會造成孤獨感增加,當疫情減緩、要回歸到原有的社會羣體中進行互動,就可能產生壓力、對環境及對人的信任感降低,因此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像焦慮、憂鬱等。

戴怡君建議,年輕族羣可透過幾個方法幫助調適迴歸羣體生活,恢復與他人及社會連結的關係。首先,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重新檢視和別人的互動關係,如果出現負面的想法和情緒,可以寫下來或找人說出來,從釐清想法感受的過程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式;再者,多做運動,尤其是團體運動,能帶來更多愉悅感,或是多親近大自然,種植喜歡的花草植物,或養寵物每天帶到外頭散步,透過這些活動,增加與他人互動的機率,爲生活帶來不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