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血清監測遭疑違法 羅一鈞:經得起挑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和血液基金會合作針對今年1到6月捐血檢體抽樣7000件檢測血清抗體,遭疑流程違背倫理,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今天(10)迴應,該做法合法、合乎規定也經得起挑戰。(王家瑜攝)

爲監測新冠病毒血清抗體陽性率變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年2月宣佈與血液基金會合作,針對今年1到6月期間捐血者的血液檢體隨機抽樣7000件,捐血者若如欲退出須主動致電疾管署。但有捐血者質疑該做法違背倫理,恐侵民衆權益,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迴應,該做法是依法行政,「該方式合法、合乎規定,也經得起挑戰。」

羅一鈞說明,指揮中心曾在年2月20日說明「指定血液基金辦理新冠病毒血清抗體監視系統」,依據傳染病病防治法、傳染病流行疫情監事及預警系統實施辦法,針對今年1到6月捐血人的血液檢體,隨機抽樣7000名,在無從識別特定捐血人之下提供疾管署檢測新冠病毒抗體與分析資料。

羅一鈞強調,該做法使用的是選擇退出(Opt Out)機制,經抽樣後會寄送郵件或電子郵件,提供民衆退出機制;民衆可進線1922防疫專線,留下血袋號碼或姓名、身分證字號等資料,疾管署會透過加密電子郵件提供給血液基金會以排除該筆資料,資料亦不會轉作其他用途。

至於外界質疑未事前告知捐血人,羅一鈞說明,當時曾討論是否捐血前告知,但考量會延長捐血面談過程,嚴重影響第一線工作或民衆捐血意願等,經多次討論並徵詢相關倫理專家,因此決定抽樣後、利用前告知。他強調,該做法是依法行政,屬於常態性監測的一環,依法指定醫事機構血液基金會執行常規監測,由於不是研究計劃,因此不需要送IRB(人體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

羅一鈞指出,目前已完成今年1、2月抽樣共2400人,只有24名捐血人選擇退出,表示絕大部分民衆都願意參與,非常感謝;雖然新冠疫情趨緩,但仍有監測的必要,因此在最小範圍內抽樣,也尊重民衆自主權,「該方式合法、合乎規定,也經得起挑戰。」預計最快8月份公佈上半年監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