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興/柯P想靠eTag與大數據改善臺北市交通,行得通!

柯文哲在臉書上貼「臺北大數據」,說明北市問題。(圖/翻攝自柯文哲臉書)

文/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爲了建立單車友善城市的目標,臺北市最近「三橫三縱單車道」的施工工程,成了許多駕駛人的夢魘。自從多條捷運路線陸續完工以來,臺北市區已經多年沒有如此嚴重的塞車現象。爲此,強調數字管理的柯市長,決定提前完成裝設210臺eTag偵測器的作業,希望儘快蒐集車流資訊,建立數據管理、改善交通的中長期計劃。

也許短期交通打結的陣痛仍難以避免,市長的民氣下降、民怨積累還要持續。不過,如果站在整個城市的長遠效益,而非個人短期聲譽的角度來看,市長執着「相信數字的科學化決策」是有必要的。

過往臺灣在經濟與科技發展上,累積了不少輝煌的成就與經驗,然而在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臺灣似乎在跟隨的腳步下有些落差。一方面是由於過往科技產品硬體代工製造業的發達,讓企業專注於生產上的精進與研究,但卻缺少了品牌開發上最重要的市場研究與客戶分析。另一方面,政府與產業對於數據分析的重視程度不足,數據相關研究大多變成「存參」、「備參」,而非真正影響公共政策及營運決策的關鍵

►►►掌握最新觀點,歡迎加入88論壇粉絲專頁

柯市長靠數據分析打贏選戰,當然深知箇中滋味。除此之外,近期臺灣一些企業也開始戮力希望迎頭趕上大數據浪潮。幾項令人眼睛一樣的新產品,如Gogoro電動機車、HTC Vive虛擬實境等,除了在追求硬體設備的創新與精緻化之外,更令人覺得振奮的是重視大數據分析與發展,例如Gogoro運用電動車的行駛數據來進行車輛設計的改善,與電池交換站設置的參考;Vive則透過大數據分析來更舒適用戶體驗,與最佳化虛擬實境的互動過程。透過用戶行爲的蒐集與分析,不但可協助企業做更好的決策改善與成本控制,也更能貼合用戶需求與發展未來可能的產品方向。

在臺灣,由於行動裝置、行動網路社羣網路(Facebook、LinkedIn…)與即時通訊(Line、Wechat…)已經深入到多數人的生活之中,商品價格的透明化,加上物流、金流的發達,現階段的中小型及個人微型生產者可以擁有與大企業同等的社羣行銷競爭優勢。例如,新創精準行銷」企業Ya!Scan看到了這個發展趨勢,試圖從一般的消費行爲過程中,透過賣家所提供的優惠,來驅使用戶收藏及分享該產品的數位商品卡,據此建立起一個賣家與消費者的關係網絡。

經由用戶提供的數據資訊,生產者能夠貼切瞭解買家羣體的樣貌與回饋的用戶感受,並依此來進行商品與通路的調整和改善,另一方面也能透過該平臺來發送客製化的商品或服務訊息標的客戶。

大數據的研究與發展通常有其特定的標的性,針對某一問題、隱憂進行改善,或者是透過數據的蒐集、分析,來發展某一特定項目的功能。因此,當所有人都在高喊大數據並一頭熱投入時,或許該先思考清楚爲何要投入大數據,以及想清楚大數據想要解決的問題或改善的項目。對企業而言,仿效Google、Facebook、淘寶甚至是Line這樣的大平臺,對於現階段的臺灣市場與業者來說,會有相當的風險與挑戰。但是如果能夠站在這些巨擘的肩膀上追求創新與變革,那怕是解決一個很小的問題,或創造一個微小而關鍵的利益,也都算是開啓了一個可喜的改變。

回到政府部門。大數據年代下,有柯P這種把數據當決策依據而非花瓶點綴的市長,實是市民之福。至於成效如何,下次選舉自然見真章。其實,智慧城市不僅是着眼交通,在醫療、教育、治安…等領域的應用都在全球各大城市備受重視。例如香港也把今年視作智慧城市的打樁之年,希望蒐集、整理、優化並公開政府部門更多數據。在目前已發放超過5,000項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數據源開放(Open Data),結合公私部門合作的力量,以大數據服務爲智慧城市奠基

臺灣如果將卓越的資訊科技人力與腦力,更大比例地從硬體代工轉向到數據分析,相信對人們生活品質和產業競爭力的提升,都會有長遠的正面效益。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

★圖片爲版權照片,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作者葉家興,在香港吐露港灣生活與任教的臺灣客家人,出生在《鼕鼕的假期》電影裡的小鎮苗栗銅鑼,臺大電機系學士、經濟所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精算、風險管理與保險博士。1996年離臺前金門太武山麓服役兩年。譯有《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世代風暴》、《助人爲獲利之本》、《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等。着有《理財與保險--迷思與反思》、《陸生元年》、《未來事件交易簿》。以上爲個人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