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上海地景縫合計劃 老宅變美屋 帶動嘉義布袋老街區
「布袋小上海歷史與文學地景縫合計劃」把老宅變美宅,嘉義縣長翁章樑夫妻等人開心在老宅擺拍。(呂妍庭攝)
「布袋小上海歷史與文學地景縫合計劃」把老宅變美宅,成老街區一大亮點。(呂妍庭攝)
「布袋小上海歷史與文學地景縫合計劃」今4日在民衆免費提供改造的千月會館舉辦發表會,展現2年多來的文史調查與空間活化成果。(呂妍庭攝)
「布袋小上海歷史與文學地景縫合計劃」今4日在民衆免費提供改造的千月會館舉辦發表會,展現2年多來的文史調查與空間活化成果。(呂妍庭攝)
嘉義縣政府綜合規畫處2021年起向前身爲營建署的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提案,獲得連續2期共400萬元經費,執行「布袋小上海歷史與文學地景縫合計劃」,由社規師許芳瑜、蔡福昌擔任主持人,進行當地文史調查盤點、空間改善活化,不但成功活化閒置老宅,該計劃也創下營建署社規師計劃推動20年以來,補助各縣市中,金額最多的街區型施作點案例。
「布袋小上海歷史與文學地景縫合計劃」自2021年執行到2023年,今天(4日)在民衆免費提供改造的千月會館舉辦發表會,展現2年多來的文史調查與空間活化成果,綜規處長郭凱迪說,該計劃除讓老街區的閒置空間得以活化,對比以往社區規畫師計劃案都是一個小區塊、幾十萬經費,布袋小上海縫合計劃擴及到整個街區,不但是同類型計劃中範圍最大,還是20年來補助最多的一個案子。
2019年興中街都市計劃道路開闢後,原本隱身巷弄的船頭行蔡宅古厝、當年的酒家和戲院遺址,以及著名文學家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白水湖春夢」小說中的地景,得以重現並再次受到關注,爲讓活化街區,綜規處110年度向內政部營建署提案,獲得連續2期共400萬元補助,啓動「布袋小上海歷史與文學地景縫合計劃」。
今天的成果展,嘉義縣長翁章樑與夫人劉莉英、國土署中央評審委員蕭家興、布袋鎮長蔡瑋傑、縣議員翁聰賢等貴賓、地方鄉親都到場參與。翁章樑說,布袋舊稱「布袋嘴」,4百年來一直是臺灣重要通商港口,日治時期更是高雄、安平以外,臺灣第3大港。
翁章樑說,根據耆老口述和文獻記載,1940年代,布袋光是酒家就有13間之多,還有2家戲園,因而擁有「小上海」的美名,然而近30多年來隨海埔地開發,布袋發展重心逐漸西移,昔日的老街區人口外移,氛圍像是爲人淡忘的「後巷」。
翁章樑期盼,透過這項計劃從千月會館、咾咕石厝等老屋的「點」,永樂街、興中街等巷弄的「線」、永樂市場「面」的空間串聯,讓塵封已久的布袋嘴老街區,再次成爲帶動當地發展的「前進基地」。
郭凱迪說,未來會持續爭取經費活化老街區,甚至開放當地團體、商家輪流進駐千月會館,讓獲得改造的老宅能真正被活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