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板塊多公司業績預喜 競相搶佔AI與車載應用機遇
《科創板日報》7月16日訊(記者 黃修眉)隨着暑期到來,消費者較爲集中更新電子產品,消費電子板塊近期受到市場關注。
儘管該板塊昨日(7月15日)遭遇震盪走勢,但從業績層面來看,不少公司受益於終端需求復甦,業績有所增長。
長盈精密預告稱今年上半年同比扭虧;歌爾股份預告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80%-200%;此前,立訊精密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將同比增長20%-25%。
產業鏈上游集成電路公司中,包括芯原股份、樂鑫科技、恆玄科技等也業績預增。
芯原股份稱,受益於下游客戶的需求改善,該公司預計今年第二單季度營收較一季度環比增長91.87%;樂鑫科技表示,今年1-5月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123.51%;恆玄科技預計今年上半年度歸母淨利同比增長199.68%。
從《科創板日報》記者向上述公司瞭解到的整體情況看,終端需求復甦帶來的業績增長,已成爲多家公司業績預喜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歌爾股份、立訊精密、恆玄科技等公司證券部人士均向記者表示,受益於智能硬件、穿戴設備等領域的增長,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消費電子領域收益向好,但該公司產品應用於多個領域,增長來源不僅限於消費電子。
長盈精密稱,除消費電子領域外,該公司新能源市場延續復甦趨勢;立訊精密則表示,該公司通訊/數據中心業務和汽車業務也呈現高質量成長,實現了在不同市場高效拓展以及產品份額的不斷提升。
有業內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以智能手機、智能平板、智能穿戴爲主的傳統消費電子已復甦有一段時間,產業鏈公司的傳統消費電子業務已經落地兌現,目前消費電子行業的復甦力度其實並沒有市場預期的高。
企業競相搶抓AI與車載領域應用機遇
“終端需求對產業鏈公司的業績拉動方面,短期的車載領域,長期的AI領域,反而更值得期待。”該業內人士稱。多家同爲“果鏈”供應商的消費電子板塊公司,均有切入AI和車載領域。
其中,藍思科技證券部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已是具備從原材料到零部件、模組和整機組裝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公司正積極拓展智能終端AI升級的風口,大力開拓AI領域的新客戶和新項目。”
藍思科技相關負責人此前也表示,該公司已與超過30家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及傳統豪華汽車品牌建立了合作關係,中控模組、儀表面板、智能B柱與C柱等新產品得到了更多客戶的認證,陸續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華勤技術證券部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預計今年筆電業務和數據中心業務會保持較高增長,公司在汽車電子產品領域加大投入,對該部分市場空間的信心比較充足。”
博碩科技在今年4月被正式納入“蘋果產業鏈”。該公司證券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消費電子整體復甦有利公司業務,同時,該公司正探索動力電池與消費電子自動化組裝及檢測設備領域。
AI智能硬件對各個維度的元器件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這些更高維度的要求會倒逼產業鏈公司進行技術和產品的升級迭代。
“隨着整機功率和能耗的增加,通過電流的各類元件以及散熱材料等零部件規格和用量都要提升。而AI人機交互也會帶來零部件規格提升,如:麥克風需要升級以更好接收人聲。”該業內人士進一步稱。
對於AI手機、AI PC等能爲產業鏈公司帶來多大實際增值,中航證券科技電子分析師劉牧野認爲,“AI軟硬件是長期趨勢,但目前全球各大科技品牌都未落地高回報的的AI產品,市場對AI產業鏈公司的看好多出於未來預期。”
“比較來看,國內新能源車市場進一步提升,多家新能源車企出海業務也有增量,來自車載領域的業績增量會更確定一些。”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公開的數據,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有望達到36%-41%,樂觀情況下有望突破40%,2026年超過50%,佔據汽車市場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