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堂山石窟:短命王朝的藝術絕唱|訪古
文博時空/文 文博時空 作者 翟德芳 響堂山石窟是我必須造訪的地方。其緣由,一方面是對其慕名已久,另一方面是它就位於太行山滏口陘的東口,處在進出山西的必經之路上。由邯鄲到響堂山所在的峰峰礦區只有幾十公里路,我從邯鄲出發,不到一個小時就來到峰峰市。對峰峰,也是久聞其名,來到這裡,發現城市雖然不大,但很乾淨整潔。不過我也能隱約看出,隨着礦產資源的枯竭,城市的發展後勁似嫌不足。
北響堂山石窟遠眺
出峰峰城不遠,便是響堂山石窟了。響堂山石窟分南北兩處,相距約 15 公里。之所以稱爲“響堂山”,據說是因北響堂山石窟位於山腰,人們談笑、拂袖、走動均能發出鏗鏘的回聲。南北響堂山石窟現存石窟 16 座,摩崖造像 450 餘龕,大小造像 5000 餘尊,還有大量刻經、題記等,是河北省現已發現的最大的石窟。響堂山石窟承前啓後,是中國石窟藝術發展史上從大同雲岡到洛陽龍門過渡階段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研究中國佛教、建築、雕刻、繪畫及書法藝術的重要寶庫。1961 年 3 月 4 日,響堂山石窟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1
開鑿與研究史
兩處響堂山石窟均始鑿於北齊時代(550—577),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鑿。北齊取代東魏之後,有兩個政治中心,一是國都鄴城(河北臨漳縣境內),一是別都晉陽(山西太原)。地扼太行山東西交通要隘的鼓山,是兩都來往必經之地。這裡山清水秀,風景美麗,石質優良,北齊皇帝高洋篤信佛教,將佛教奉爲國教,故選擇此處鑿窟建寺,營造宮苑,作爲他來往於兩都之間的休憩、避暑和禮佛之地。要知道,北齊存續的時間只有 28 年,其國家的經濟也不發達,他們開鑿這樣宏大的石窟,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結果是石窟鑿成,國家覆亡。現今,皇帝的行宮早已蕩然無存,寺院殘破不堪,而鑿在巖壁上的一座座佛龕雕像卻保留了下來,成爲後人研究和欣賞的珍寶。
南響堂山石窟博物館的造像拓片
北齊以後,隋、唐、明各代又在北響堂山開鑿了 6 個窟,但規模都不大,雕刻裝飾也比較簡單。此外後代還利用北齊洞窟內外巖壁開鑿有不少造像龕,其中隋龕近 50 個,最早爲開皇四年(公元 584 年);唐龕約 300 個,以武周時期居多。
北響堂山佛龍洞的唐代雕像
響堂山石窟開鑿後,經歷過歷史上幾次大的廢佛運動,加上歷代的戰爭和盜鑿,破壞很嚴重,許多佛頭都被盜鑿而去。最早對響堂山石窟開展研究工作的是日本人長畈大丁在 1922 年的考察。1935 年中國學者徐炳旭、顧頡剛帶領學生在南、北響堂山石窟進行考察,其後印行出版了《南北響堂及其附近石刻目錄》,確認響堂山石窟是以北齊石刻爲主的石窟羣,這是中國學者對石窟寺藝術研究的創始。1936 年日本學者水野清一、長廣敏雄對響堂山進行調查,並出版有《河北磁縣河南武安響堂山石窟》一書。1949 年之後,宿白、馬世長等學者對響堂山石窟都有精深的研究。而今響堂山石窟的周邊環境和基本設施都有了根本的提高,建起了博物館和數字展示廳,可以令遊客更好地瞭解石窟的前世今生。
02
南響堂山石窟
因爲我是自駕從峰峰而來,所以先看峰峰近郊的南響堂山石窟。據隋代的《滏山石窟之碑》記載,該窟始建北齊天統元年(565),但這處石窟並非皇家出資建設,而是北齊權臣高阿那肱向皇帝的獻媚之作。景區現存大小石窟 9 座,其中有名字的 7 座,分上下兩層,上層 5 座,下層 2 座,自下而上分別爲華嚴洞、般若洞、空洞、阿彌陀洞、釋迦洞、力士洞和千佛洞。這裡共有大小造像 3700 餘尊,有紀年題記 38 處。
般若洞側壁的千佛
華嚴洞正面壁龕的雕塑
南響堂山石窟中,以華嚴洞規模最大,而以千佛洞最爲精彩。華嚴洞高約 4.9 米,寬和深各約 6.3 米,內刻《大方廣佛華嚴經》,故稱華嚴洞。窟內正面壁龕內雕一佛二弟子四菩薩七身像,但僅餘主尊坐佛較完整;南壁正中上部有阿彌陀佛淨土圖故事的大型浮雕,南面中心柱上部有釋加說法圖和佛本生故事浮雕。
千佛洞正壁雕刻
千佛洞天井的飛天雕刻
千佛洞窟前立柱與力士
位於上層的千佛洞小巧玲瓏,保存較好。窟頂外壁上方雕覆鉢塔,塔端雕捲雲狀山花蕉葉,中雕展翅欲飛的金翅鳥,鉢頂雕寶珠,兩側各雕八角形寶珠頂柱。前廊兩側雕力士像。窟內三面寶壇上各龕均雕一佛兩弟子兩菩薩,正面龕主尊爲釋迦佛,左面龕主尊爲阿彌陀佛,右面龕主尊殘失。洞壁廣造千佛,有大小造像 1028 尊,故名千佛洞。窟頂微隆,中央雕蓮花,周雕八身飛天,兩兩相對,形成各組對稱的輕歌曼舞的神仙極樂世界。此窟結構嚴謹,雕藝精緻,尤其是外壁的大型雕刻、窟頂的飛天雕刻,都是無與倫比的藝術珍品。
南響堂山石窟前的宋塔
在南響堂山石窟前,有一座宋代的磚塔。在進大門後,有一處石窟博物館,展廳除了展陳出自響堂山石窟的佛頭、佛手、佛像外,還專門闢出一地,講述響堂山石窟被盜的黑暗歷史。
03
北響堂山石窟
北響堂石窟位於峰峰礦區的鼓山半山腰處,山上現存石窟 9 座,其中以北齊皇室開鑿的北洞(大佛洞)、中洞(釋迦洞)、南洞(刻經洞)三座大窟最爲出色。這幾座石窟雕刻精美、技藝精湛、氣勢宏大,代表了北朝晚期石窟雕刻藝術的巔峰之作。
大佛洞主尊佛像
大佛洞側壁的壁龕和寶相花紋
位於窟羣北端的大佛洞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裝飾最華麗。因洞中有整個響堂山石窟中最大的一尊釋迦牟尼佛像,故得名大佛洞。佛像高約 4 米,神氣秀逸端莊,肌肉豐滿,線條柔和,面部平素無飾,雖經上千年的風雨侵蝕,仍然光潔如新。遺憾的是,大佛的頭部早年被盜,現在的是後裝上去的。
石窟內部爲中心柱式的塔廟窟,四壁各開十六個小龕,龕中各雕一坐佛像。中心柱由基壇、塔身、塔剎三部分構成,南、北、西三面各開一龕,每龕均爲一佛兩菩薩。基壇兩端雕鑿畏獸托起立柱,這些畏獸系源於波斯文化的影響。塔柱雕飾忍冬紋,塔剎頂端爲山花、蕉葉托起的火焰寶珠。紋飾運用深淺浮雕,使圖案極富變化,其精美程度令人驚歎。
釋迦洞主尊雕像
北魏時期,僧徒大統領法果提出“帝即是當今如來”主張,拜天子就是拜佛,使得佛教造像上出現了佛與皇帝的合身像,這既體現在了龍門石窟、雲岡石窟上,也體現在了響堂山石窟中。據說大佛洞是北齊開國皇帝高洋爲其父、東魏權臣高歡所建造的,不僅佛像是同高歡的合體,中心柱頂部還有所謂“高歡陵穴”。但據實地考察,頂部的洞窟並沒有葬具之類,也沒有發現人骨。
刻經洞壁面的刻經
刻經洞門楣上部的飛天形象
同樣開鑿於北齊的釋迦洞爲中心方柱式塔廟窟,分前後室,後室正中雕方柱,方柱正中開大龕,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外間兩側大龕內雕菩薩力士像。南部的刻經洞爲三壁三唸佛殿窟,也分前後室,後室正壁及左右壁開大龕,雕一佛二弟子四脅侍像;前室甬門西側刻《無量義經》,兩側窟廊刻鳩摩羅什譯《維摩詰經》全本,由唐邕書寫。此舉開創中國在石壁上大規模鐫刻佛經的歷史,唐邕也被稱爲中國刻經第一人。唐邕所書以楷法寫隸,間有篆意,被稱爲“中華第一刻經”,其藝術價值可與王羲之《蘭亭序》媲美。
常樂寺遺址上的三世佛殘軀
常樂寺遺址和常樂寺塔鳥瞰
在北響堂石窟下方有常樂寺遺址。常樂寺始建於北齊天保年間,初名智力寺,宋時改爲常樂寺。該寺多次毀於法難兵燹,宋、金、明、清都有重修,但在 1947 年又被大火燒燬,如今整座寺廟只剩山門之外的一座宋塔與寺內的一些石刻構件留存。寺廟的中軸線清晰可辨,由南至北依次爲山門(天王殿)、石塔、三世佛殿、金代石碑、兩座宋代經幢、大雄寶殿和地藏殿。其中山門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復建的,其他皆爲殘垣斷驅。寺廟山門之外的宋塔名爲普同塔,是整個景區內最高的建築物,俏立在石窟所在的鼓山山腳,吸引着來訪者的目光。
04
響堂山石窟的創新
響堂山作爲北齊皇室開鑿的大窟,體現當時佛教造像風格的變化。響堂山最早開鑿的大佛洞,鑿刻時間在東魏武定五年(547)之前,卻與同時期(或稍前)的諸多造像格調異趣。
這時期的佛像,表現出北齊民族的強健和豪邁,形體敦厚結實,面稍豐滿,高鼻長目。結跏趺坐或半結跏趺坐於圓形蓮座上,衣紋疏宕,成不規則階梯狀佈於全身,下襬鋪於座面。菩薩的的體態也是渾圓敦實,其造型給人一種厚重之感。北響堂大佛洞左龕內的菩薩扭軀斜胯鼓腹、重心落於一腳的特點,應是開啓了隋唐造像那種“濃豔豐肥”“細腰斜軀三道彎”的先河。佛弟子面型與菩薩相同,體態渾圓,衣式簡潔明快,下身也與菩薩相似,有“曹衣出水”之風。
釋迦洞的菩薩形象
大佛洞基壇的神王形象
響堂山北齊造像的雕刻技法在繼承北魏風格的同時,又有新創,既吸收北魏時期的直平刀法的同時,又使用圓刀法進行混合處理,尤其表現在衣紋轉折處更爲明顯,從而使造像的服飾趨於圓潤,更加真實;在表現造像的肌體上更多地使用圓刀法,使造像增加了無限的生命力,並表現出鮮明的個性。石窟雕刻與壁畫彩繪相結合,也是響堂山的獨創。
響堂山石窟既保留了早期佛教造像的特徵,又創造出三大石窟中沒有的新式樣,是響堂山石窟獨有的魅力,著名石窟研究專家宿白先生認爲:“中國石窟藝術的縮影在響堂。”
作者介紹
圖片 | 翟德芳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