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談互通互聯、人民幣資產、監管沙盒

日前,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率領香港銀行公會代表團訪京,並與媒體就互通互聯、金融科技監管、新型詐騙等話題進行了交流。

“過去一年,香港金融體系非常穩定,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持續鞏固和提升。接下來要進一步加強與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提升金融科技,開拓綠色金融,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人民幣國際化等機遇。”餘偉文說。

國際投資者投資人民幣資產意願維持高位

今年恰逢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10週年。10年來,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不斷深化擴容,不僅爲境內外投資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境資產配置渠道,也爲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注入了新的流動性與活力。

“剛開始,沒想到互聯互通大家庭會有那麼多成員。”餘偉文感嘆。

繼2014年和2016年滬港通和深港通分別開通後,債券通、跨境理財通、ETF通以及互換通也相繼開通。

餘偉文稱,這一系列的互聯互通計劃,爲國際和內地投資者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投資渠道,讓他們可以沿用熟悉的市場慣例,配置內地或海外資產。

近年來,環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但國際投資者投資人民幣資產的意願卻維持在較高水平。十年間,境外投資者投資在岸股票總餘額增加超過5倍,達到9月的3萬多億人民幣,其中有超過75%是通過股票通持有。

目前債券“北向通”已有超過820家機構投資者參與;每日平均成交額從開通首月的約15億元人民幣,躍升至2024年11月的342億元人民幣,增幅22倍。

跨境理財通方面,根據介紹,2.0版本自今年2月底實施以來,運作順暢有序,市場反應良好。截至2024年10月,已有25家香港合資格銀行聯同內地夥伴銀行提供跨境理財通服務。今年3至10月共新增約5. 2萬人參與跨境理財通。首批14間合資格香港持牌法團名單已於11月1日公佈,並於12月4日開始陸續落地業務,爲業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強化香港作爲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

餘偉文表示,會繼續通過完善各種配套工具,例如離岸國債期貨、回購、抵押品管理等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通過互聯互通機制投資在岸資產,同時持續完善債券通機制,包括研究擴大債券通南向通合資格境內投資者範圍,例如納入證券、保險、資產管理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支持內地機構多元化海外投資,也藉此吸引更多國際發行人在港發債。個人投資者方面,亦會探索進一步優化跨境理財通,便利大灣區個人投資者進行跨境投資。

離岸人民幣業務增長強勁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備受市場關注。對此,餘偉文表示,貨幣走勢有其週期性。經濟發展要有足夠的彈性,去應對利率改變,或者是匯率相對其他貨幣的改變。

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20多年發展,也經歷了不同的週期。

“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國際貿易中有更多對手用人民幣了。這意味着,人民幣作爲融資貨幣的活力得到加強,人民幣的國際使用也得到進一步推廣。”餘偉文表示,在利率比較低的時候,利用貨幣融資的行爲比較多;在利率比較高的時候,利用貨幣開展投資的行爲比較多。

隨着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各項離岸人民幣業務增長強勁。餘偉文表示,由年初截至10月底的數據顯示,香港人民幣存款上升2. 0%,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高達124493億元人民幣,相比於2023年同期增長34. 9%。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點心債發行額度約7800億元人民幣,接近去年全年;截至9月底,反映人民幣融資活動的債券和貸款餘額分別爲1.15萬億元和6500億元。

餘偉文透露,近期正積極討論優化金管局的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尤其是如何更好利用人民銀行/金管局雙方貨幣互換協議,爲香港銀行提供更多資金,支持發展人民幣實體經貿活動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並研究更多元的人民幣資金管理交易工具和拓寬離岸和跨境人民幣資金來源的可行方案,例如回購等。後續將適時對外公佈相關工作的進展和細節。

推出GenA. I.沙盒

購物季也是不法分子們活躍的時候,一些騙徒會在網絡上通過短信,發佈虛假的購物優惠信息,誘騙消費者點擊虛假鏈接進行付款或下載仿冒APP購物,從而騙取消費者的錢財,以及個人和信用卡資料。

第一財經獲悉,金管局今年前10個月接獲與詐騙相關的投訴個案爲683宗,雖然較去年同期的1055宗下跌35%,但數字仍處於高位。

對此,香港金管局推出了包括智安存、擴展“可疑賬號警示”機制、網上銀行和信用卡的保安措施、反數碼詐騙工作坊偵測深度僞造(Deepfake)等系列措施。

比如,銀行界關注有騙徒可能使用 Deepfake 技術僞造影像以作身份驗證,金管局與業界分享一些應對措施,例如利用專門偵測Deepfake的軟件檢查影像的真實性,並鼓勵業界利用金管局與數碼港合作推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GenA. I.Sandbox)試用更先進的Deepfake偵測技術。

實際上,近年來,香港銀行一直在各個領域利用人工智能來提高運營效率和改善用戶體驗。

據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銀行監理)朱立翹介紹,銀行在客戶管理週期中的不同環節,由客源開拓到客戶維繫,以至相關的風險管理都已經開始採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除了其變革性的力量,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帶來了挑戰和風險,包括可解釋性和模型管治等。

爲此,金管局與數碼港在2024年8月宣佈推出GenA. I.沙盒,使銀行能夠在風險管理框架內試驗其新穎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案例。

朱立翹表示,首輪沙盒測試申請已於11月15日截止,金管局共收到超過40個測試用例。下一步,金管局將審視並確定測試的優先級,預期GenA. I.沙盒的首輪測試將於2025年1月初開始。通過GenA. I.沙盒,銀行可以在風險管理的框架內測試新的想法,並得到及時的監管回饋和必要的技術支持。這使銀行能夠更全面地評估不同用例的可行性,並在全面落實想法之前進行必要的調整。這種互動和持續演進的方法,也讓監管機構能夠及時瞭解可能威脅金融系統的潛在風險,並分享業界良好做法,以促進銀行負責任的創新以及應用GenA. I.。

2016年,金管局推出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讓銀行及其夥伴科技公司在可控環境下,更早試行其金融科技項目,以便收集項目數據及客戶意見,在全面推出市場前完善產品和相應的管控措施。

推出至今,已有超過350項金融科技項目使用沙盒進行試行,當中包括合規科技、生物認證、軟令牌、優化手機應用程序等項目。監管沙盒一方面讓銀行較快推出金融科技產品,另一方面也讓金管局在產品研發初期就能向相關銀行提供監管意見,確保產品最終符合監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