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學校靚起來

“人家上學都從農村往城裡轉,我們是從城裡轉到農村。孩子這一年多的變化表明我們轉對了。”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店頭鎮第二小學倉村校區五年級學生魏依雪兒的媽媽高興地說,“孩子入校後成績不斷進步,在學校跳繩、做陶藝、唱秦腔,每天快活得不得了。”

魏依雪兒趕上了黃陵縣實行集團化辦學、推進農村中小學高質量發展的好時候。近年來,延安市黃陵縣委、縣政府聚焦全縣基礎教育短板和薄弱環節,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行集團化辦學,加快建設高質量的基礎教育體系,讓鄉村學校強起來。

政策傾斜,讓農村孩子上好學

近日,橋山小學教育集團田莊校區六年級教室裡樂聲悠揚,24名學生通過互動錄播系統,跟着總校教師學習樂理知識。這是集團總校與田莊、侯村校區三校同上一節音樂課的場景。

“與優質校‘同上一節課’可以彌補學校薄弱學科資源不足等問題。我們學校7個班級建了4個錄播教室,可開展雙師課教學、線上教研、線上會議等活動。”田莊校區執行校長惠劍說,經過近兩年的改建、改造,學校變得煥然一新,家長滿意度由原來的70%多提升到94%。

這所鄉村小學的變化是近年來黃陵縣實施集團化辦學,推動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結果。黃陵縣教體局局長趙寶說:“我們希望通過集團化辦學盤活優質資源,統籌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縮小城鄉差距,促進教育公平,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

2023年,黃陵縣投資1.94億元,對28所學校的基礎設施、信息化、食堂等進行改善提升,實現信息化教學、智慧安防、標準浴室、智能供暖“全覆蓋”。

同時,黃陵縣在薪酬待遇上向鄉村教師傾斜、向教學一線傾斜。縣財政每年專項列支5000萬元用於班主任津貼、績效激勵、提高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調動一線教師的工作熱情。

集團化辦學,讓優質資源流動起來

“集團化辦學給我們山區師生帶來了許多學習機會和資源,教師在集團內走教、線上線下交流,學生走出大山參加比賽並獲獎,這些都是以前不敢想的事。”店頭鎮第二小學教育集團腰坪校區教師王利說。

按照“名校引領、優勢擴張、以強帶弱、整合提升”的思路,黃陵縣組建了“一個總校+多個分校”“一長多校”7個集團化學校,涉及17所學校。集團內部事業發展統一規劃、教育教學統一管理、人權財權統一調配、教育資源統一共享、文化建設統一內涵、辦學績效統一評估。

“集團內教師每學年常態化交流輪崗1次,教師交流比例在10%以上,骨幹教師不低於交流總數的30%。”黃陵縣教體局副局長、橋山中學教育集團校長薛永星說,每學年只以鄉村分校評估結果來驗證集團總校的辦學績效,從機制上倒逼優質教育資源下沉。

每週三下午,在黃陵縣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王延紅帶領下,橋山中學教育集團田莊校區和總校語文教師一起開展網上教學互研活動。王延紅是從總校主動來田莊校區交流的,“我希望能以分校帶動總校教研,進而帶動集團內語文教師更新理念,提高教學能力。”

目前,黃陵縣集團化學校管理運行平穩順暢,一線教師雙向交流達218人。

資源共享,讓農村學校強起來

“學校的軟硬件條件許多城裡學校也趕不上,教育教學抓得緊,課外活動多,學生不僅學習成績位居全縣前列,還多才多藝、有活力,是真正的素質教育。”提起店頭鎮第二小學,黃陵礦業職工劉雯讚不絕口。

“我們要努力讓農村孩子享受到和城裡一樣的優質教育資源。”店頭鎮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校長黑亞軍同時兼任倉村校區校長,他帶領教師打造第二課堂,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版畫製作、陶藝上頻獲國家級獎項。在總校扶持引領下,倉村校區被縣委、縣政府評爲“教育教學先進單位”。

“我們將以建設教育強縣爲目標,通過實施以集團化辦學爲主的教育綜合改革,持續深化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推動教育優質均衡、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努力辦好人民羣衆滿意的優質教育,進而吸引人才、聚集產業、提升縣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黃陵縣委書記劉礦平說。

《中國教育報》2025年01月06日 第03版

作者:本報記者 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