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政策逐步退出市場 樓市正迎來新一輪寬鬆潮

財聯社5月9日訊(記者 王海春)一天的時間裡,杭州和西安兩個二線熱點城市,先後發佈樓市重磅支持性政策。

5月9日下午,西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佈通知,出臺優化公積金貸款、盤活二手房存量房源、建立“以舊換新”購房模式等十條樓市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西安政策有很多創新性,其中,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主體可購買二手房舉措,對其它城市來說具有不小的啓發意義。

西安最新政策明確,允許企事業單位、社會主體購買二手住房以及居民家庭登記選房後的剩餘新建商品住房。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社會主體租賃或購買相對集中的二手住房,實施微改造後用於職工宿舍、居家式旅館、民宿等運營,盤活閒置住房資源,打造多元化住房市場。

“各地從不同角度先後提出‘以舊換新’,但二手房除了個人買家,還有哪些需求可以接力,西安關注到了這個問題。讓企業通過微改造等方式來用於職工宿舍、居家式旅館、民宿等,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口,也具較高靈活度。這對於消化二手房以及存量新房,具有積極的作用。”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本次西安樓市出臺的樓市政策中,最受市場關注的,是全面取消了限購。

通知顯示,西安全面取消住房限購措施,居民家庭在全市範圍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不再審覈購房資格。

中指院西安公司總經理石蕊表示,作爲西部重要城市,西安和成都房地產市場政策同步性較強,成都取消限購後西安本輪放開也在意料之中。

“此舉爲外地購房者買房全面打開了通道,將吸引周邊地區乃至西北五省購房置業羣體,爲市場注入新的動力。”石蕊稱。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也於同一日全面取消了限購。

5月9日上午,杭州市發佈通知,全面取消住房限購,在杭州市範圍內購買住房,不再審覈購房資格。

此外,杭州最新政策明確,購房人在所購住房城區範圍內無住房的,或在所購住房城區範圍內僅有一套住房且正在掛牌出售的,辦理新購住房的按揭貸款時可按首套住房認定。

“杭州對首套房認定標準的調整,使杭州信貸政策將進入歷史最寬鬆階段,較2014-2016年不限購期間還要寬鬆。”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稱。

嚴躍進指出,杭州、西安在全國房地產市場中屬於表現較好的,包括成都、長沙等地先後取消限購,意味着一些高能級城市將在政策上持續調整和優化,也預示着接下來各地正迎來新一波大尺度的樓市政策寬鬆潮。

“繼杭州全面取消限購後,西安緊跟步伐全面鬆綁限購,向市場釋放出明確的利好信號。在4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去庫存’定調下,取消限購是大勢所趨。”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稱。

據中原地產統計,近一年多時間裡,全國各地發佈鬆綁限購政策超過80次,目前除海南及四個一線城市外,二線城市僅剩西安以及天津還保持核心區限購。

就近期多地先後鬆綁樓市限購,對於提振市場交易以及房地產“去庫存”有何作用,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指出,鬆綁限購,對於少數高能級城市的效果明顯,絕大部分城市的限購已經在去年基本解除。

“單一鬆綁限購,對於整體成交量的提升作用已不明顯。目前新房庫存量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外郊遠位置。傳統的調控手段,例如降低房貸利率、下調首付比例,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措施,對於‘去庫存’的邊際效力已經有所減弱。各地下一步有必要加大‘以舊換新’政策的落地力度,尤其是二線城市政府相關部門可以介入,藉助類似‘收儲’與保障房結合起來等方式,通過盤活存量以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同時給到二手房置換羣體更大幅度稅費優惠或減免。”張波表示。

市場表現方面,今年前4個月全國新房市場成交仍面臨一定壓力。

據中指院監測數據,今年4月全國百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高基數效應逐漸減弱,同比降幅有所收窄,整體市場仍有調整壓力。一線城市新房成交面積環比與3月基本持平,二線代表城市、三四線代表城市新房成交面積環比分別下降約兩成。

累計來看,根據初步統計,2024年1-4月,全國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規模較2023年同期下降約四成,受基數回落影響,降幅較一季度小幅收窄。

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在市場持續深度調整過程中,全國新房銷售的情況,明顯好於期房。

中指院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爲2.3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9.4%,商品房銷售額爲2.1萬億元,同比下降27.6%;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3.4%,銷售額同比下降30.7%。

細分來看,今年1-3月,全國商品房期房銷售1572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然而,今年1-3月全國商品房現房銷售69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幅度達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