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定古蹟再利用 日新醫院轉型「義診診所」作業啓動
「日新醫院」修復活化工作因故停擺多年。(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縣定古蹟「日新醫院」活化轉型成「義診診所」的作業已正式展開。(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縣定古蹟「日新醫院」12年前由同樣具縣定古蹟身分的嘉義縣朴子配天宮買下後,2018年曾進行修復及再利用規畫設計,當時欲活化成朴子醫療文化館,卻因故停擺多年,直到去年廟方提出轉型成「義診診所」構想,近日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召開規畫設計前置作業會議後,預計4月底向文化部文資局申請規畫設計費補助,日新醫院停滯多年的轉型之路終於有進展。
日新醫院爲前嘉義市長涂醒哲的祖父、朴子第一代西醫師塗爐1936年所建。(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建於1936年的朴子市日新醫院,2013年因所有權人慾將土地賣給建商、並進行拆除作業,在文史工作者、地方人士大力爭取保存下,文觀局以日新醫院室內空間一樓洋式,二樓爲和室,和洋兼具之組合甚爲特殊,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之「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及「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基準,指定爲縣定古蹟,不但成功保住日新醫院,最後更由配天宮買下。
19日文觀局舉行「縣定古蹟日新醫院修復及再利用專家學者座談會」,未來如成功轉型成義診診所,將由配天宮負責長久營運費用。(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19日文觀局舉行「縣定古蹟日新醫院修復及再利用專家學者座談會」,與會學者、專家提出許多建議。(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2018年文觀局和廟方曾推動日新醫院修復及再利用規畫設計案,欲將日新醫院做爲醫療文物館之用,以紀念爲前嘉義市長涂醒哲的祖父、朴子第1代西醫師塗爐的行醫事蹟,但廟方董監事對日新醫院未來走向始終沒有共識,導致日新醫院長期閒置至今。
直到去年配天宮董事長蔡承宗提出將日新醫院轉型成義務診所,未來由配天宮維運,提供弱勢、65歲以上民衆免掛號費看診等公益服務後,日新醫院正式重啓活化、轉型工作。
昨19日文觀局舉行「縣定古蹟日新醫院修復及再利用專家學者座談會」,與會學者、專家提出許多建議, 包括增加朴子醫療文化展示、前庭可規畫成療愈空間等等。
文觀局文化資產科長陳尚文說,會議中初步共識是一樓做爲義診空間,二樓恢復「醫住合一」的和室空間,展出在地醫療、配天宮宗教文化等等,預計4月底提出規畫設計案申請,如順利獲中央覈定,明年初開始規畫設計,期程可能需要1年到1年半時間,再加上工程施作,要完成修復活化至少要4、5年。
配天宮總幹事丁廣穎指出,會有轉型義診診所構想,是想發揚「樸仔媽」濟世精神,畢竟配天宮長期從事急難救助、弱勢扶植等社會公益,而當初醫療文物館概念恐無法發揮實質功能,對廟方來說意義不大,日新醫院活化纔會停擺多時。
丁廣穎說,配天宮願意負擔義診診所長久營運費用,甚至負擔弱勢民衆的掛號費等醫療支出,但古蹟整修經費不低,像2018年的規畫案,當時預估修復金額就要3850萬元,現營建物價、人力成本提高,修復工程費恐爆增,站在廟方立場,希望能多爭取中央補助款,減輕廟方壓力,把資源放在義診診所長久經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