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理快評》民主峰會 戈巴契夫的感慨

美國總統拜登主持召開的「民主峰會」視訊會議,臺灣時間9日晚間登場。(摘自白宮官網直播)

美國總統拜登於9日召集全球共110國領袖,齊以視訊方式參加一連兩天的首屆「民主峰會」。在拜登朗聲宣佈啓動的「民主復興之總統倡議」中,美國計劃以提供4億2400萬美元(約臺幣118億元)的經費,推動攸關「施政透明度」與「問責制」的下述五大民主基石領域:1. 支持獨立自由運作的媒體;2. 打擊國際貪腐;3. 支持民主改革陣營;4. 推廣可促進民主的科技;5. 定義與捍衛自由公平的選舉。

拜登倡議的上揭五大基石領域陳義甚高,然推動計劃的經費,卻僅只編列有臺幣118億元的規模,此與甫於今日上午經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的新臺幣1600億元之「紓困5.0」追加預算案相較,不過才僅爲區區的7.38%!那麼大的轟天雷,這麼小的毛毛雨,在拜登的倡議算盤裡,打的主意究竟是什麼?

本月2日,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新近公佈該校對全美18至29歲年輕人所做的民主信任度調查,其結果不幸顯示:超過半數的美國年輕人(52%),已逐漸對「美國民主政治」失去信心。而其中,甚至有39%的受訪者表示:美國已陷入「民主困境」,另有13%的年輕人,更將之直接冠稱爲「失敗的民主」。至於在全部的受訪者中,更僅只有7%的年輕受訪者,認爲美國仍是個「健康的民主國家」!

無獨有偶的,日昨最新出爐的一份俄羅斯民調則揭露:在其前蘇聯總書記任內,全力推進改革開放政策,同時於1987年、1989年,兩度獲選爲美國《時代雜誌》之時代年度風雲人物,其後,更在1990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戈巴契夫,竟被俄羅斯人民定位爲:自己心目中,「最爲可恨」的前蘇聯時代人物!該份由「俄羅斯輿論研究中心」(WCIOM)所做的官方調查發現:俄國民衆仇視戈巴契夫的恨意(佔20%),竟尤甚於實施恐怖統治的暴君史達林(佔11%)、殘暴的秘密警察頭子貝利亞,以及一手策劃古巴飛彈危機的赫魯雪夫。

回顧1991年12月25日的蘇聯解體,至今月適逢30週年。猶記得那時60歲的戈巴契夫於蘇聯解體當晚7時,坐在總統辦公室內,透過電視直播,向全世界發表即刻辭去蘇聯總統職位的演說。當時,戈巴契夫在其發表談話的最後,曾樂觀的預言:「我相信,我們的共同努力,遲早會結出碩果,我們的人民,將生活在繁榮昌盛的民主社會中!」而這些,都來自於他篤信那場與美國總統雷根的「世紀之握」。

30年後,拜登在上任後的首次外交政策演說時說:讓美國重返全球領導地位,對抗中俄爲首的「極權」勢力。結果,菲律賓、巴西、波蘭等威權色彩漸濃的國家,反弔詭地於此次受邀參加「促進民主復興」的線上民主峰會。實不知,當拜登說:全球民主已經「連續倒退五年」時,年逾90高齡的戈巴契夫,會對此做何感想?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