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經濟“熱力”十足 “點燃”文旅消費新活力

人民網北京6月17日電 (高清揚)高考結束、暑期將至,各地文旅市場持續火熱,暑期出遊迎來熱潮。熱氣騰騰的“夏日經濟”成爲消費活力升級的縮影,展示出我國文旅產業的持續發展勢頭。

“暑期文旅”剛剛拉開帷幕,多地文旅部門已經搶先拋出“橄欖枝”。此前,上海、北京、遼寧瀋陽、江蘇蘇州部分景區和文化場館陸續取消參觀實名預約制,極大程度上優化預約流程,便利遊客,助力各景點迎來客流高峰。

蘇州生肖郵票博物館負責人俞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遇人流高峰,服務人員會引導遊客按照“蘇式民居建築風格”“遞進式”進入館內,進行適當限流,最大程度保證遊覽體驗。

隨着高考結束和高校畢業季的到來,畢業旅行熱度上漲,不少學子選擇通過“畢業旅行”爲青春“加冕”。在線旅遊平臺預訂顯示,高考結束後,“畢業旅行”搜索量迅速上升,00後羣體在6-8月的旅行預訂量大幅度增長。

“畢業旅行暢遊季”開啓,多地文旅部門發佈消息,向考生“送福利”,減免景區門票,吸引暑期客流,帶動“後高考經濟”蓬勃發展。

同時,寓教於樂的“研學遊”再度火爆。近年來,研學旅行以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模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見世界”。各旅行社、教育機構也推出豐富多彩的研學旅遊產品,吸引了衆多學生和家長的關注。

廣西南寧依託生態植物園的多樣化資源設立“自然課堂”,從看得見的生態、摸得着的自然出發,增強學生的生態保護的意識;湖北秭歸開啓屈原文化研學之旅;在甘肅敦煌,學生通過體驗泥坯畫手作,親手繪製一幅屬於自己的敦煌壁畫,感受敦煌悠久的歷史文化……越來越多的學生偏重人文、歷史、自然、美育的線路,以及一些強體驗性、互動性的研學項目。

今年以來,“旅遊+文化”爲消費市場不斷增添新動力。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5月舉行的國新辦例行發佈會上表示,隨着消費新場景不斷涌現,新業態加快融合,消費空間不斷拓展,消費潛力有望得到持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