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鷹號”休艙!

大洋網2021年7月1日訊“我宣佈,‘獵鷹號’氣膜實驗室休艙。”昨日,廣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一聲令下,廣州體育館內的六組氣膜艙全部關燈。奮戰了整整一個月的“獵鷹號”氣膜實驗室圓滿完成以精準檢測助力抗擊疫情的使命,迎來了休艙時刻。此時的廣州已全部爲低風險地區

鍾南山院士對在場的全體工作人員表示感謝。他說:“廣州此次疫情防控總結出了兩個非常好的經驗,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是開展高速、高密度高質量核酸檢測;另一方面是做重點人羣追蹤。‘獵鷹號’氣膜實驗室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爲快速、大規模的核酸檢測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確保我們的防控工作追上病毒傳播速度,化被動爲主動,是廣州的一次創舉。”

5月30日,在廣州核酸檢測產能亟須提升以滿足大規模篩查需求之際,在廣州實驗室和國家呼吸中心指導下,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廣州醫科大學金域檢驗學院和金域醫學等多部門協同下,“獵鷹號”氣膜實驗室迅速啓動建設,僅22個小時就完成了氣膜艙搭建及設備調試,並快速投入使用。到6月30日凌晨完成最後一批檢測任務,“獵鷹號”氣膜實驗室已經整整戰鬥了一個月,累計完成核酸檢測近150萬管,完成超1200萬人次的篩查。金域醫學爲此投入專業技術和支持人員300多人,檢測設備400餘套。

廣州日報媒體記者 塗端玉 通訊員 林捷 攝影報道)

[編輯黃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