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水稻插秧食農體驗」 親近土地強化米食文化

雲林縣西螺鎮「水稻插秧食農體驗」,親近土地強化米食文化。(雲林縣政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西螺鎮「水稻插秧食農體驗」插秧前進行「拜田頭」祭天儀式,感謝大自然的恩賜。(雲林縣政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西螺鎮農會13日在鹿場區域乾燥中心旁農地舉辦「水稻插秧食農體驗」活動,現場約200多人一起下田插秧,並由水稻專家解說農業相關知識,讓民衆體驗下田種植水稻樂趣,瞭解自然農業、親近土地,進一步培養永續環境的生活態度,體會每一粒稻米都是農民辛苦耕種的成果。

體驗活動由雲林縣長張麗善、西螺農會理事長張宗南、總幹事廖錦富等人帶領民衆,在插秧前先進行「拜田頭」祭天儀式,向上天祈禱護佑農民辛苦種植的水稻,能夠在風調雨順中大豐收。活動也提供筍仔粥等古早味點心供大家品嚐,藉此學習珍惜食物、愛護土地,感謝大自然的恩賜。

張麗善表示,現今種田大部分已機械化,人工插秧相當少見,爲更深入瞭解傳統務農工作,西螺鎮農會安排插秧示範及播種實作,帶領大小朋友脫下鞋子捲起褲管,彎下腰將手中的秧苗插入水田中,最後再插上土地公祈福杖,祈求土地公庇佑有好收成,極具感恩惜福教育意義。

農會並安排民衆參觀鹿場稻穀乾燥中心,廖錦富說,這是西螺鎮農會設立的第3座稻穀乾燥中心,每年農會稻穀收購量約2萬4000公噸,其中公糧佔6000至7000公噸,目標要逐漸作到稻穀收成、乾燥、儲存一貫化,藉由參觀活動,讓民衆瞭解稻穀變白米的辛苦過程。

農會指出,現場還有多元食農教育,提供食米烹煮示範,以及DIY飯卷、米粉、米苔目、飯糰,最後讓民衆分享心得、辦理有獎徵答活動,帶着特色米制餐盒開心回家,希望透過食農教育強化米食文化,讓大家更深刻體會臺灣農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