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米教育深入校園 體驗學習傳承米食文化

(農糧署長鬍忠一(中)與評鑑績優學校合照。圖/農糧署提供)

爲推廣食米及食米教育,讓學童從小了解米食文化、米食營養及均衡飲食的重要性,農糧署輔導全臺53所國小辦理「食米學園」計劃,鼓勵學校結合在地資源及人文風情,讓米食教育融入課程及課外活動,並透過學校、家庭及社區之橫向連結,落實知識培養及行爲指導,讓超過8000名學童由生活中深耕以米爲主食的飲食習慣。

爲鼓勵積極推動食米學園的學校,農糧署也依各校執行教學性、連結性、創意性、執行性及效益性等進行評鑑作業,2021年度由宜蘭縣順安國小、屏東縣口社國小、桃園市新街國小、臺中市東光國小及臺南市東山國小榮獲評鑑績優學校;宜蘭縣嶽明國小、臺北市螢橋國小及臺中市大肚國小獲得在地創意學校。

農糧署表示,食米學園計劃旨在於鼓勵學校以「稻米」爲主要素材,融入校園內各學科及體驗學習活動,教導孩童從基礎的認識稻米、碾米的製程及米食營養等正確觀念,並結合米飯烹煮、創意飯糰製作及新興米食(如米麪包、米鬆餅及米餅乾)製作體驗,落實從中學習的教學方式,搭配其他農事體驗課程及校際交流體驗等,透過全方位的米食文化教育,引導學生養成以米爲主食的均衡營養觀念。

爲鼓勵學校規劃食米教育的努力,每年依課程整體規劃內容完整度及實用性、教學規劃是否與當地資源整合、教案是否具特色與創新及整體計劃效益等面向進行評鑑,選出績優食米學園推動學校。

農糧署指出,食米教育是稻米文化紮根的重要一環,讓孩子從學校教育開始,透過食米教育課程,逐漸認識臺灣稻米、在地食材及飲食文化,並瞭解自己吃的食物,養成選擇食材的能力,以及從產地到餐桌的每一環節,進而培養地產地消及均衡飲食的觀念,並透過學童影響家庭,提升國人對國產農產品認同、促進農業文化傳承與農業永續發展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