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帶動「儒學復興」? 學者爆:經費不及馬列研究1/10

臺大國發所、社科院12日舉辦「國關與歷史」沙龍,國發所副教授李宥霆透過文字探勘,就「習近平的儒學復興」進行梳理。(朱紹聖攝)

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員黃克武指出,中共所謂「儒學復興」,相對而言都是非常邊緣性和裝飾性的。(朱紹聖攝)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當政以來,其對儒學的大力提倡一度讓外界產生「儒學復興」的感覺。但學者研究發現,儒家詞彙在習時期大陸官媒的出現次數不多,甚至低於文革末期。有學者透露,大陸科研經費用於儒學研究者,遠遠不及馬列主義的1/10,顯示出「儒學復興」在中共治下是非常邊緣性或裝飾性的。

臺大國發所、社科院12日舉辦「國關與歷史」沙龍,臺大國發所副教授李宥霆、周嘉辰、鄧志鬆從1949年以來大陸官媒《人民日報》的大量文獻中,透過文字探勘的研究方法,就「習近平的儒學復興」、「中共的戰狼外交」、「中國對外關係」等主題進行梳理。

李宥霆利用關鍵字趨勢變化、潛在語意及LDA主題分析等多種演算法,試圖尋找中共治下與「儒家」有關的思想脈絡。他設定了4組關鍵詞羣,觀察1949年以來其相對消長的變化趨勢發現,儒家、儒學等詞彙僅在1970年代中期有一小高峰,但與階級鬥爭、現代科學或民族文化等關鍵詞相比並未特別突出,而民族復興與儒家對比則顯居上風。

李宥霆還發現,2012年習近平當政後,儒家詞頻提升,但數量遠不及文革末期的1970年代,且孔孟等古典儒家或新儒家人物出現的頻率並沒有非常高。另文革時期的儒家詞彙,與「批判」、「反動」、「復辟」、「鬥爭」、「革命」等詞語關聯最近,而在習時期的儒家詞彙,卻與「中國」、「文化」、「學院」、「學生」等詞語關聯最近。

據此,李宥霆初步分析,中共建政以來,儒家詞彙的出現語境呈現如下特徵:單就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孟、程、朱、王等)而言,並不構成《人民日報》的話語主流,「階級鬥爭」、「制度建設」、「民族復興」等是更響亮的主題;儒家相關篇章,出現總量在文革末期最多,習時期有上升趨勢,數量上雖遠不及文革末期,然成分不同,代表每個時代對儒家的戰略和意識形態定位不大相同。

李宥霆進一步指出,文字探勘結果不違背一般觀察,但可對趨勢的理解提供數量基礎,並透過文字雲和社會網絡圖呈現往昔未曾留意的細節,有助於形成新的問題意識。

至於習近平是否帶動儒學復興?作爲與談人的中研院文哲所兼任研究員李明輝透露,習表面上看似非常重視儒家,但有大陸學者指學校的科研經費用於儒學研究者,遠遠不及馬列主義經費的1/10。對有人覺得大陸從教育體制都在提倡儒學,他認爲「這點可能有些誇張了」。

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員黃克武則指出,該研究分析顯示出在中共治下,儒學跟文化復興都是非常邊緣的,其重心仍在於從馬克思主義而來的階級鬥爭,及所謂制度化、現代化的建設跟對現代科學的追求,或可反映出中共的一種統治特色。中共所謂「儒學復興」,相對而言都是非常邊緣性和裝飾性的。

黃克武另引用1960年代的海外研究指出,中國民族主義的特性就是在於建立民族國家的時候,從來沒有忘懷天下的理想,無法忍受中國被邊緣化的命運。從「一帶一路」到孔子學院,中國仍嘗試去恢復到歷史上「天下」的一個理想,這或許也是瞭解習近平儒學復興多面向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