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美術館“向海迴歸”:讓海洋成爲一種思考方式

羣展“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目前正在青島西海美術館展出。本次展覽彙集了全球二十餘位當代藝術家對海洋現狀的反思與創作實踐,融合海洋學、人類學、哲學、詩學和社會學等跨學科的理論視角,共同探討了21世紀海洋的不穩定性及其背後的文化隱喻和思想範式轉換。

據西海美術館創始人孟憲偉介紹,美術館籌備和開館之初就一直關注“在地性”話題,從美術館所在的環境和青島現代海洋城市定位出發,以“海洋”主題增加與城市的互動。本次羣展是海洋主題藝術項目的首場展覽,此後將持續舉辦。

西海美術館(圖片來源:西海美術館官網)

策展人祝羽捷告訴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她希望在本次展覽中超越“海洋主題展就是環保主題展”的慣常思路,而是把海洋作爲一種思考方式,重新審視人類生命與萬物的互聯互依。“那麼多人自私自大,發動戰爭、掠奪土地,其實都是大陸邏各斯中心主義的體現——一切都從自我出發,從大陸出發。大陸邏各斯主義強調等級分明和中心化,而海洋思維是去中心化的,更強調平等流動,萬物相連。”

展覽主題“向海迴歸”來自這樣一種觀點:萬物來自於海洋,最終也會迴歸海洋。祝羽捷表示,在“向海迴歸”的參展藝術家中,不少有在海島居住的體驗,一些藝術家的世界觀是通過兒時閱讀的海洋相關科幻小說塑造的,比如《海底兩萬裡》。對藝術家而言,海洋提供了一個真正的異質空間去思考和創作。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中,有的作品致力於表達海洋和陸地、海洋和島嶼之間的關係;也有作品將海洋作爲某種隱喻,表達藝術家對神話、傳說和神秘主義的理解。

策展人祝羽捷在展覽現場爲觀衆導覽。©西海美術館

本次展覽分佈於西海美術館兩層展覽空間。展覽在美術館大廳就已開始,一個白盒子內展示了劉雨佳的多頻影像裝置《海灘,幻想一種》。這件作品的視頻素材全部購買自網絡,由真實的檔案素材片段剪輯而成,戰爭和衝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畫面並置,提醒觀衆注意“海灘”亦或“海洋”敘事的複雜和矛盾。

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喬瓦尼·歐祖拉(Giovanni Ozura)的繪畫作品《黃色的牆》,一面滿是塗鴉的黃色牆面上開了一扇正方形的窗口,窗外是沙灘和藍海。框景構圖引導着觀衆的視線,也暗示了觀衆將思緒暫時抽離陸地/人造環境,投向海洋。這一構圖或許可以追溯到1620年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著作《偉大的復興》(Instauratio Magna)中那張著名的卷首插圖。法國作家、收藏家帕特里克·莫耶斯(Patrick Mauriès)如此介紹它: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件作品在視線引導方面起到的作用與展廳本身如出一轍——這座由法國普利茲克獎獲獎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設計的美術館大面積開窗引入城市自然景觀,玻璃幕牆和各種尺度的窗戶都將觀衆的視線引向窗外,而窗外的海也與展覽中的作品遙相輝映。

喬瓦尼·歐祖拉 Giovanni Ozura

黃色的牆 Yellow Wall

216×150cm

私人收藏 Private Collection

©西海美術館觀察海,思考海

“召喚我們的不只未來和死亡,還有海洋。”美國哲學家戴維·法雷爾·克雷爾(David Farrell Krell)在《哲思與海》中寫道。海洋廣袤、神秘、危險,但在被工業化加持的人類面前,又顯得被動和脆弱。對海洋之存在的直接觀察和展示,構成了本次展覽的線索之一。

皮埃爾·於熱(Pierre Huyghe)從2010年開始創作一系列用水族箱展示海洋生態系統的作品,“向海迴歸”展出了其中的《寒武紀大爆發6》。寒武紀距今約5億年,寒武紀地層在2000多萬年內突然出現了衆多動物化石,如今的甲殼綱動物被認爲是活化石。從這個角度來看,漫遊在海葵之間的蟹類是“超現實的”,它們挑戰了“時間是線性的”概念,其活動與水面上岩石的靜止也構成了一組時間意義上的對比。

有感於童年時在海邊游泳,常常在海中看到玻璃品、塑料袋,有過被油船泄漏的原油沾染全身的經歷,黃渤在《濁浪》中把海洋垃圾封存在樹脂海浪裡,遠看美麗晶瑩的海浪,近看卻有着骯髒渾濁的內裡,令人驚異。在《人造像素》中,黃渤又以西方古典繪畫的程式展現了由微小海洋垃圾圖片拼接而成的圖像,觀衆可以拿起藝術家留在桌上的放大鏡,觀看“人造像素”中的細節。

黃渤的《濁浪》(左)和《人造像素》(右)

©西海美術館

汪天鑫利用青島當地的海洋環境數據(包括海水溫度、鹽度、濁度、流速)生成了影像作品《風暴之眼》,粒子在數據驅動下游動變幻組合,構成一幅迷人動感的海浪畫面。劉佳玉則在《激流引力》中用發光二極管向觀衆展示了海平面的圖景,光源的變化呈現了海平面全天的變化,觀衆既能看到日出日落的波光粼粼,也能看到正午時分的金光燦燦,以及夜晚中的點點熒光。

汪天鑫 Wang Tianxin

風暴之眼

2023

生成視覺 Generative vision

西海美術館​​​​​

對於蒲英瑋來說,海洋是世界格局的隱喻。在三聯畫《蔚藍》中,他用標誌性的“帝國字體”書寫了龍(Dragon)、獅(Lion)、鯨(Whale),這些動物象徵着權力和威望,畫中還有用可口可樂飄帶字體書寫的“China Capital”(中國資本)、象徵中非貿易的“華”字符號、世界地圖、海浪和海洋生物的紋樣,以此指涉全球化背景下超級大國和跨國資本的不斷流動。

蒲英瑋 Pu Yingwei

蔚藍 Azure Blue

2022

布面油畫、亞克力,紙本拼貼,絲網印刷,郵票,油漆筆,噴漆,蠟筆

oil on canvas, acrylic, paper collage, screen print, postage stamps, paint marker, spray paint, crayon 180x150cm 3連幅

私人收藏 Private Collection

西海美術館​​​​​

劉任將“Panta Rhei”的字樣反覆書寫,構成海浪波瀾,用這一圖像重申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觀點,即萬物皆流,無物永駐,人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海洋的歷史、傳說與神話

倪有魚爲本次展覽選取了“逍遙遊”系列作品中的7件海洋主題作品。在該系列中,藝術家將自己在全球各地的街市和古玩店收集到的老風景照片剪裁拼貼在一起。這些老照片是歷史素材,記錄了拍攝者眼中的真實風景,但在藝術家的二次創作下,它們幻化成現實中不存在的、理想化的自然風景。該系列作品之所以被稱爲“逍遙遊”,是因爲藝術家的創作在某種意義上暗合了中國傳統“臥遊”的理念——足不出戶,在老照片的不同空間任意遊走。

倪有魚表示,展出的這組作品得益於大量無名攝影師對海洋的熱愛。這些老照片的時間跨度達上百年,拍攝的地點各不相同,共性在於攝影者對構圖的審慎態度,他們都會確保海平面平行於畫面。他認爲,這是膠片時代特有的對攝影的態度,“不像我們現在在數碼手機時代,拍攝變得如此簡單,所以大家拍得都很隨意。”

倪有魚“逍遙遊”系列

©西海美術館

覃小詩近年的創作取材自珠江出海口的本地傳說、歷史和華南海盜的藏寶故事。本次展覽展出了她的兩件作品:2020年末,她在廣州黃山魯根據華南海盜藏寶傳說以及本地故事藏了許多作品,其中之一是在山石間不斷轉動的扇子,裝置作品《儀式》指向了那把山中的扇子,它是藝術家心中的隱秘寶物;影像裝置《記憶之海(2)》則是藝術家的“藏寶圖”——螺鈿紙上間歇性閃現藝術家收集的關於華南海盜、珠三角傳說相關的地點與風景,以及她爲此創作的作品圖像。

覃小詩爲鄭一嫂的故事着迷,這位清代女海盜一度集結了全球最大的海盜幫派,“他們最終在海上找到了他們的家,確實是向海迴歸。”在研究鄭一嫂的過程中,覃小詩發現了這個海盜幫派在華南地區的藏寶實踐,以此爲靈感,她開始在珠江出海口的山裡和水裡藏匿自己製作的“寶物”。這個想法始於她在那些地方收集的各種小物件,比如破碎的瓷片、水手的文字記錄,她說,“這些東西很小,但當我拿到它們之後我會想,我應該做一個交換,從山裡拿了一件東西,就應該放回去一件東西。”

覃小詩的《儀式》(左)和《記憶之海(2)》(右)

©西海美術館

這些藝術實踐也讓她開始思考如何保存數字時期的記憶。“谷歌首席科學家曾經說過,只要不打印出來,你其實沒有辦法永久保存數據。我也和曾在谷歌工作的人聊過,聽說谷歌其實是通過機械硬盤來備份數據的。所以人類的記憶其實是非常物質性的。”

孫遜在展出的兩件作品中呈現了他心中的幻想之海。紙上彩墨作品《神氣之端》描繪了一個建立在鯨魚背上的海洋世界,名曰鯨邦,各種神奇動物躍然紙上。在昏暗的展廳內,夜光紙面發出五彩熒光,凸顯出一種神秘的氛圍。油畫作品《“魔法星圖”之鯨邦場景設定——鯨邦的天空》描繪的是藝術家想象中的鯨邦的天空,蔚藍的天空與海洋彷彿融爲一體,充滿戲劇色彩的雲朵讓人不由想起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和康斯太勃爾(John Constable)這兩位英國風景畫大師的作品。

孫遜

神氣之端 The Coming Prophecy

2017

紙上彩墨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夜光紙 Luminous paper

220(H)*1000cm

西海美術館​​​​​陸地與海洋之間

在海島和海洋的駐留生活經歷,在多位參展藝術家的創作中留下了深刻印記。麻劍鋒曾在馬來西亞參加駐地創作,他在美術館二樓展廳中用裝置與表現主義的寫生繪畫還原了島嶼的景象,繁複、高飽和的畫面和彩燈立於塑料沙地之中,提醒觀衆注意工業文明對自然環境的改造與侵蝕。麻劍鋒回憶稱,那段駐留經歷給他留下的最深印象是自己對海島生活的想象被打破和顛覆:海島並非毫無污染的世外桃源,對習慣於在大陸生活的人而言,海洋也潛伏着各種危險。

麻劍鋒“金枝島”系列

©西海美術館

參加過同一個駐留項目的胡偉關注海洋如何構成了一種離散的、碎片化的、網絡化的秩序,爲大陸秩序的逃逸者提供生存空間。在駐留的40天時間裡,他結識了許多在馬來羣島之間流浪打工的無國籍工人,瞭解到他們的身份缺失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也發現了他們具有共同的信仰——在東南沿海和東南亞海域廣爲流傳的海中神獸“摩伽羅”,這種神獸很有可能源自一種叫作“遊走鯨”的古生物。在裝置作品《X之腹—雙頭》中,藝術家在鯨魚雕塑的腹部藏了一座摩伽羅雕塑。三屏影像作品《風下之鄉》模仿水中動物的潛游視角,去觀看和講述四散於馬來羣島尋求棲息地的人的故事。

胡偉 Hu Wei

風下之鄉(三通道版本) Long Time Between Sunsets and Underground Waves

2021

9’08”/ 頻

三屏影像裝置,彩色,混音立體聲

西海美術館​​​​

2015-2016年,趙仁輝在聖誕島上進行自然研究。由於地理上的隔絕,這座位於印度洋中的火山島嶼形成了獨特的生物多樣性現象。最爲奇特的景觀是紅螃蟹一年一度從陸地到海洋的繁殖遷徙。屆時,數百萬只紅螃蟹將佔領島嶼,所有往來車輛都要慢行讓路。值得注意的是,人類定居者帶來的入侵物種日益影響到島上脆弱的生態平衡,造成多種本土物種滅絕。趙仁輝關注聖誕島上的瀕危物種,用一系列攝影作品呈現了島上奇特的生物種羣、自然現象和自然地標。

趙仁輝“聖誕島,自然而然”系列

©西海美術館

展覽的最後一組作品來自亞歷克斯·阿耶德(Alex Ayed)。他得到某藝術基金會贊助,全年在海上航行和創作作品,因此,藝術家必須物盡其用地使用手頭的現成物來創作,比如帆布和橄欖油。在航行過程中,他收集材料、記錄聲音、拍攝影像,並將這些素材同步創作並傳輸回巴黎。他的作品彷彿爲整場展覽總結陳詞——海洋是藝術家的創作母題,更重要的是,佔據地球表面70%面積的海洋在這顆藍色星球上無比重要,不容忽視。

亞歷克斯·阿耶德 Alex Ayed

無題(航行9) Untitled (Sail IX)

2020

Found textile over canvas 現成織物,帆布200 x 177 cm

私人收藏 Private Collection

西海美術館​​​​

(2024年4月3日-6月10日,“向海迴歸”在西海美術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