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膏 + 日常食療:這樣搭配,健脾益氣效果翻倍!
“脾爲後天之本”,中醫理論認爲,脾主運化水谷精微,是氣血生化之源。若脾氣虛弱,易出現食慾不振、疲勞乏力、腹脹便溏等症狀。五仙膏作爲傳統膏方,以人蔘、白朮、茯苓、生地、枸杞子等11味中藥配伍,兼具滋腎養陰與健脾益氣的雙重功效。若將其與日常食療結合,更能事半功倍,爲健康加分。
一、五仙膏:脾腎同補的膏方智慧
五仙膏的組方深諳“虛則補之”之道。方中的人蔘、白朮大補元氣,健脾燥溼,爲君藥;茯苓、生地前者滲溼健脾,後者滋陰養血,共爲臣藥;枸杞子滋補肝腎,協同生地增強養陰之力;其餘6味中藥麥冬、葛根、陳皮等,或補氣,或理氣,使全方補而不滯。
此膏方適用於脾腎兩虛者,尤其秋冬進補季服用,可改善氣短乏力、腰膝痠軟、口乾咽燥等問題。但需注意,膏方雖好,亦需辨證施用,溼熱體質或急性感染期人羣應慎用。
二、日常食療:鞏固脾氣的“黃金搭檔”
五仙膏的滋補作用,需配合科學飲食方能最大化。以下食材與膏方形成協同效應:
1.山藥小米粥:山藥健脾益肺,小米養胃安神。晨起一碗,爲脾胃注入活力。
2.紅棗蓮子羹:紅棗補中益氣,蓮子健脾固澀,適合氣虛兼心悸失眠者。
3.芡實茯苓湯:芡實補脾止瀉,茯苓利溼健脾,搭配排骨燉湯,改善溼氣重、易水腫體質。
4.黃芪枸杞茶:黃芪補氣昇陽,枸杞滋陰明目,日常代茶飲用,增強免疫力。
食療與五仙膏搭配原則:
1.避免生冷:如涼拌菜、冰飲易傷脾陽,降低膏方療效;
2.減少油膩:高脂飲食加重脾胃負擔,建議以清蒸、燉煮爲主;
3.順應時節:秋冬可多食根莖類蔬菜(如芋頭、紅薯),增強健脾效果。
三、注意事項:安全調理是關鍵
1.服用時間:建議晨起空腹或睡前1小時服用五仙膏,利於吸收;
2.禁忌人羣:孕婦、感冒發熱、脾胃溼熱者需暫停;
3.動態調整:若上火(如口乾、便秘),可暫停膏方,改食冬瓜、綠豆等清熱食材;
4.諮詢醫師:長期脾虛者建議中醫師辨證後定製方案。